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李困难”走上幸福路


□米 洁 马晓宇

昨日中午,在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高庙山村小黄庄村民组,问起七旬农民李克胜,少有人知。

然而说到“李困难”,村口几名放学归家的孩子,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一直把我们领到山北坡的一个单门独院前。油漆斑驳的木门旁,白粉涂抹的“李脱贫”三个大字分外醒目。仔细一瞅,“脱贫”二字下面压着“困难”!

闻讯从后山赶来的李克胜看我们对门前字迹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不由得憨憨地笑了:“感谢党的好政策,再也没有‘李困难’啦!”

他把我们领进后院。整修一新的三间正屋,是他和老伴儿张娜倮赞不绝口的“新家”。在田里苦熬半生的李克胜没文化没技术,妻子腿脚不便,女儿远嫁外地。前些年,他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李克胜打趣自己成了“李困难”,并用白粉涂在自家大门边上。久而久之,李克胜的大名就很少有人提了。

脱贫攻坚刚开始时,李克胜夫妇觉得不过是“一阵风”,走走过场就会没下文,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负责帮扶李克胜的扶贫干部郑锋一趟一趟往他家里跑,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为他家装上了自来水管道,整修了破烂不堪的老房,还为张娜倮办理了低保、残疾证、慢性病卡,减轻了他们的就医负担。

李克胜也享受了信育园企业带贫产业分红、2+N产业分红、自主发展产业奖补等,还被介绍到帮扶企业打零工。生活在一天天变好,李克胜老两口的笑容越来越多。2018年10月,老两口领到了“脱贫光荣证”。

去年冬天的一天,雨后初晴,李克胜夫妇推着满满一架子车粮食去镇上卖,出家门没多远,遇到上坡加上道路泥泞,车子翻倒在路边。上门走访的郑锋正好碰上。帮老两口重新装好车推到镇上卖完粮,郑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回去后他就开始奔忙,游说熟识的爱心企业家、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研究方案,最终决定为独居山北坡的老两口修一条“爱心路”。

今年10月4日,专为老两口修的长700米的水泥路完工,李克胜对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前不久,人们发现,李克胜家大门边上的“李困难”变成了“李脱贫”。

谈起今后的生活,李克胜乐呵呵地说:“过完年,我要买辆电动三轮车,还要多种粮食多卖钱。有了党的好政策,我要早日成为‘李幸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