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尹安伟 杜福柱)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积极顺应部门职能综合改革态势,全面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策措施,为推动各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注入了新活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各市场主体数突破30万户,达到302438户。办理多证合一市场主体营业执照27.1万份,办理证照分离市场主体营业执照3.2万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占比达80%以上,其中设立登记达98%,一直居全省前三位。
全面落实改革政策。该局一是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允许各类企业依法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范围。积极落实“先照后证”制度规定,同步将企业登记信息推送给同级审批部门,并告知申请人需要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办理部门。二是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登记程序、登记要求和登记事项,规范登记条件、登记材料,推动“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落地见效。三是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市推行“证照分离”改革, 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直接取消、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进行落实,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让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需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四是全面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会同公安、人社、税务等部门,将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其中,营业执照2个工作日完成办理,对于手续齐全的“立等可取”。巩固深化“三压减一取消”,实行食品生产“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制度,将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同时,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推广自主开发的二维码办事指南,减免企业群众电话问询或现场咨询,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效能。五是全面实行全程电子化。下放企业名称登记管辖权,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全面实行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制度,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推进电子印章改革。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及注销的各个环节,不需要提交任何纸质材料,全程“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
积极推出配套措施。该局在全面落实改革政策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推进,积极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服务各市场主体准入更便捷。一是进一步明确事权。进一步整合证照事项,编印《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下发到全市17个市、县(区)局驻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和90多个基层所,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双告知”,即告知相关审批部门和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项目。二是一体化整合窗口服务。今年3月1日完成将原分散办公的工商、食药监、质监窗口整合集中,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现市市场监管局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开展“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窗口充分授权”的柜员制服务模式,形成“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网互联、一照通用、一次办结、一单速达”的办事流程。同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标准,召开现场观摩会,积极推动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快窗口整合及业务融合等工作。三是创新登记“六个统一”。全面优化服务窗口配置,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窗口、统一标牌、统一文书、统一申报材料、统一印章、统一行为规范。全面实施受理、审查、核准“审核合一”,实现申请人一次申请、登记机关一次性审核通过的目标。四是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以积极应对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为契机,在系统内印发《优化营商环境资料汇编》,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强系统设计、资源整合、服务创新、措施集成、流程再造。实施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开通重点项目企业服务“直通车”,广泛开展服务企业走访调研活动,积极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市场发展服务环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