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青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昔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昨日,记者走进何家冲,只见这里一幢幢古朴典雅的豫南民居错落有致,“红军是宣言书”等标语传承着乡村的红色文化。
85年前,红二十五军从这里孤军远征,艰苦转战,率先抵达陕北,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光辉一页。
始建于明代的何氏祠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部。苍松翠柏间,青砖黑瓦、绿苔斑驳的旧建筑透出几分古朴和厚重,屋檐下“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走出何氏祠,穿过曲折回转的青石板路,当年红军战士曾经使用过的“红军碾”虽已派不上用场,但是完好无损,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红军生活的艰苦与磨难,又似在向后人昭示着百折不挠、艰苦拼搏的光荣传统。
离开红军碾,不远处就到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银杏树下,讲解员的声音穿越时空,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85年前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的那个晚上——
1934年11月16日,天气渐寒,来自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2980余名将士,在大别山脚下的这个小村庄迅速集结,集结地点正是这棵古银杏树下。这支平均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娃娃军”,在接下来的浴血征程中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
在银杏树映照下的红二十五军誓师广场区由古银杏、浮雕墙、红军井组成,广场面积约600平方米。
浮雕墙距银杏树约12米,长约25米,墙上刻有红二十五军誓师长征时告别父老乡亲挥师西进的画面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
银杏树前的“红军井”,依然泉涌如初,俯身井口,井水如镜。距“红军井”约50米,是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
“红军来了经常帮老百姓干农活,红军医院给穷人免费看病,深受老百姓爱戴。”93岁的老支书王传伟经常给游客讲起何大妈的故事——
一名叫余占海的红军伤员被清剿队抓住,村里的何大妈发毒誓说红军是自己的亲戚,不惜戳瞎自己一只眼睛来保证,最终救下这名红军战士。新中国成立后,这名红军战士多次回到村里看望救命恩人。
何家冲新时代讲习所离何家冲纪念园仅百米远,自去年9月1日揭牌开班至今,已经培训60余期5000余名学员。
“这是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的一部分,也是大别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基地。”何家冲村党支部书记何宗伟自豪地说,“在这里,我们会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前来培训的学员通过听红军长征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长征精神。”
让何宗伟不敢相信的是,在对口帮扶单位信阳市纪委监委的全力推动下,今年3月29日,何家冲学院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致力于挖掘当地红色、生态、人文等资源,通过红色教育带动红色旅游、促进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不仅要挖掘丰富的红绿资源惠及周边群众,更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传承。”何宗伟指着何家冲学院建设现场说道,“瞧,这里快竣工了!11月16日,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85周年大会将在这里举行,目前我们正在筹备之中。”
说起村里的变化,王传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现在水泥路;以前村民都挑水吃,现在自来水接到家;以前村民主要靠打工过日子,现在村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乡亲们致富……”
近年来,何家冲红色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山更绿、水更秀。现在基本上每家都利用闲置的房子搞起了民宿接待,民宿产业促进了村民增收。从2017年开始,这里每年旅游接待40万人次。如今,何家冲村民年均收入已经达到近2万元。
85年过去了,如今的何家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沿着当年的“红军步道”慢慢行走,记者仿佛看到了长征路上的猎猎旌旗,听到了嘹亮的歌声在空中回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