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退役不褪色 传递光和热


——记参战老兵叶中德

□本报记者 马迎春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血染的风采》——这首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歌,唱出了无数热血军人的心声与豪迈。

伴着熟悉的旋律,昨日,记者来到罗山县潘新镇祁家村叶中德的家,见到了这位曾两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

他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浓重的乡音,俨然一副农民形象。但透过他坚毅的眼神,依然能感受到军人独特的气质。

他是战场上勇敢的战士

叶中德1964年出生于罗山县潘新镇祁家村前王河组,1984年入伍,1985年、1986年两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7年退伍。

“能够两次参战,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必须各方面素质都过硬、各项考核都合格,才能被选上,尤其是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叶中德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之所以不怕死,一是因为我觉得对于军人来说,上战场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二是因为我兄弟姊妹多,就算牺牲了,父母还有人照顾,没啥可担心的!”

在战场上,叶中德主动要求去执行危险任务。1985年,他在战场上火线入团。1986年,他再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表现突出,在战场上火线入党。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我和排长差一点就被炮弹打中,还好命大,只是被震倒了。”叶中德告诉记者,“现在想想,与那些没有回来的战友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是乡亲眼中的好人

“多栽花,莫栽刺;多做好事,莫做坏事。”这是叶中德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7年4月16日下午,村民房初群骑电动车意外翻车,右脚受重伤,血流如注。叶中德得知情况后,喊上村民李正宽,立即开车把房初群送到了县医院。后来,房初群当医生的女儿沈双凤感慨地说:“叶叔救了我母亲的命!这次母亲右脚脚背皮肤逆向性撕脱,如不及时就医,就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多危及生命,也有可能因为伤口感染引发诸多后遗症。”

“我是共产党员,我得带头干!”叶中德常常这样对身边人说。

2018年11月3日,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修路——这个乡亲们盼望已久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为更好地修缮道路,村里要求村民自费做好修路的前期准备。叶中德积极带头张罗,他提前几天请来挖掘机,连夜平整路坯,组织村民垫高路基,协调好占田占地等问题。在乡亲们的热情参与下,不到两天时间,村前坑洼不平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女儿叶欣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父亲搭的‘爱心小木桥’。我家屋后有一条小河,每年深秋河水变冷的时候,父亲都会搭一座小木桥,方便对岸的学生上学、行人来往。每逢河水暴涨,河里就多了一个穿着雨衣拉桥板的人,那就是我父亲。数十年如一日,直到后来我们搬了家。”

他是儿女心中的好父亲

“我家里有5名党员,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我,都是共产党员。”叶中德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老伴也向村党支部正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问及如何教育孩子时,叶中德说:“我们读书少,吃过没文化的苦。现在条件好了,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有知识,才有出路。老伴甚至还给孩子们规定——不读研究生,不许谈恋爱。现在孩子们平均学历是硕士,还有博士,我感到很欣慰。”

“我和妹妹没有赶上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俩人的学费一下子让家里经济变得紧张起来。为此,父亲买了一辆能载客的二手三轮车。到过年前后,父亲凌晨四五点出去拉客,一忙就是一整天。冬天,三轮车里四处灌冷风,父亲的耳朵结了厚厚的痂,双手也渐渐冻肿了。”儿子叶松若有所思地说。

叶松在《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一文中写道:“面朝黄土水田,父亲的手撑起家庭的重担。父亲就像家乡田野里的一朵小花,不鲜艳、不夺目,普通得以至于察觉不到它的美,但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会我们俯首大地,朴实做人。”

退役不褪色,平凡而感人。叶中德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传达着友爱与善意,传递着光亮与热情,传承着正直与质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