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县:内外兼修铸品质


□本报记者 虞 静 通讯员 聂建武

程一桐 王 鸿

金秋时节,华灯初上,徜徉老区新县县城,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滨河公园清风送爽、城市流光溢彩……一幅路自景中过、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清晰地勾勒出这座旅游小城的文明宜居之美。

打造“有品质”的旅游城市,丰富“有内涵”的全景花园,新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双轮驱动,九镇十八湾魅力凸显,多措并举,新县旅游之美叫响全国。

旅游之美,美在干净。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新县持续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大力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六清十创十覆盖”强力推进,整治农村“八乱”如火如荼,扫干净、配齐全、拆顺畅、摆整齐、保常态,农村有了一个整洁的面貌、农民有了一个宜居的环境、游客有了一个舒适的观感。

“将军故里、创客小镇”田铺大塆,“茶香飘溢、民歌悠扬”南冲村,“高山古村落、千年银杏群”杨高山村等一大批特色彰显、风格独特的美丽乡村纷纷涌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古风与古韵的相互交汇,游客找到了“乡愁”、农民不再“愁乡”。

想富先修路,崎岖变通途!为实现全域发展,新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农村公路3年行动计划,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上“致富路”,县城区“六路三桥”改造提升,新县旅游汽运公司投入运营,村村互联,景景互通,豫南红色文化走廊、乡野慢生活风景道、自驾游旅游风景线构建完成,域外联通、域内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已经形成。

书记乡长变所长,“厕所革命”如火如荼。新县从小处着眼、实处入手,向全域发力,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担任厕所“所长”,开发GPS导厕系统,形成“一厕一所长、一厕一地图、一厕一景观、一厕一文化”的高规格建管模式,真正让“小厕所”带来“大革命”、展现“大文明”。

建成现代化旅游厕所637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335座,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8万个,建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42个,外形力求美观、新颖,结构遵循方便、实用,小厕所融入大自然,打造“看得见的风景”,新县被评为全省厕所革命先进单位。

全域旅游一掌通,智慧新县应运而生。逐步完善“新县旅游APP”,吸纳2000余商家入驻平台,完善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峰值预警系统、720度虚拟旅游体验、电子导游讲解等功能,建立全域统一标准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实现城乡和景区(点)通讯、无线网络全覆盖。

旅游消费助振兴,乡村民宿促发展。新县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借助“民宿走进信阳”活动的机遇,编规划、选好点、重布局,强力打造6大民宿群落。

率先在全省制定《乡村民宿管理服务指南》,出台乡村民宿建设奖补政策和土地保障措施,支持工商资本下乡、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经济,全县发展精品民宿116处,拥有床位800余张。标准化、高品质服务,全域化、多层次创新,新县迎来了第五届全国民宿大会隆重召开。

艰辛探索,逐梦前行。全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为老区干群打开了“幸福之窗”,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新县人民掘出了“经济之源”,守望厚重豫南历史,眺望绚丽美好未来,新县全域旅游必将更加出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