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天气寒冷,流感季的脚步逐渐来临。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各大医院发现,门诊、儿科、呼吸内科都有不少人,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增多。
11月4日上午10时,记者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输液大厅内看到,输液室里到处是正在输液的孩子以及陪伴的家长,护士奔走在“病号”之间。同时,采血室和急诊室也挤满了患儿和家属。
在这个流感发病率很高的季节,九成以上的患者都没有配戴口罩,在医院这样交叉感染机会很大的地方,这显然是预防准备不足的表现。
“小孙子咳嗽来挂吊瓶,没想到还要排队呢!”看着输液大厅里满满当当的人,刘陆爷爷无奈地说。
“每天输液量大概在50人次左右,最近一段时间有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是感冒、发烧、腹泻的小患者,晚上五点半之后更是输液高峰期。”该院急诊科陈护士说。
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虽然深秋信阳晴日比较多,但流感却已经冒头。除了体质较弱的孩子和老人,不少年轻人都中了招。
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记者挤进儿科副主任刘正艳的诊室,她正在为一名患儿家长解答问题:“阿奇霉素吃几天了?”“目前看还没有到肺炎的地步”……门内是一刻不停地诊查,门外是等待的一双双眼睛。虽然记者和刘正艳提前预约了,但她显然没有整段的时间来接受采访,在刘正艳送走和迎来患者之间的时间里,见缝插针回答记者的问题。
刘正艳说,虽然这些孩子并不经常出门,但是家人出门回家后,不注意洗手就抱孩子,由于孩子体质弱,很容易感染。
很多传染病有季节性特点。比如冬春季多流行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但一定要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眼下就是合适的时节。
在刘正艳看来,传染病出现传播、流行,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这三个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中,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体内的过程;易感人群则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容易感染程度或免疫水平。
“要预防传染病,就是要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刘正艳提醒读者,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卫生,同时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当然如果有适合自身的疫苗,要及时接种,因为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一种预防方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