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冉
近一个多月,在新县田铺大塆经营民宿的韩光莹,日子变得像上了发条一般。昨日,记者在“老家寒舍”见到正在接待游客的韩光莹,他洪亮的声音里带着满满的自豪:“一拨又一拨游客跟着习总书记的步伐而来,不少游客点名要住‘老家寒舍’。前几天在长春读书的儿子打电话说,同学们放假也要到咱‘老家’,那小子别提多骄傲!”
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考察调研已过去一个多月了,韩光莹仍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老家寒舍”当时的样子。墙上总书记亲切握着母亲的手、与他和母亲合影的照片,他每天都要细细擦拭。预约入住的客人还没到时,锁头总是斜挂在一边的门上,方便过往游客进出参观。
“不光我们家,整个大塆的民宿入住率都大大提高,游客来自全国各地!”韩光莹兴奋地说。
对于韩光莹而言,“老家寒舍”的起名别有深意。田铺大塆依山傍水,屋舍俨然,是400年前祖先们开辟的世外桃源,也是他魂牵梦绕的老家。战火纷飞时,田铺山山埋忠骨,诞生了一代名将许世友。改革开放后,更多像他一样的田铺人走出大别山,为老家开辟道路。“老家”一词是情怀,更是执念。
“总书记一进家门就读起了我们家的红色家史。我十分激动,兴奋地向总书记介绍我们村民宿的发展情况。”韩光莹指指墙上装裱的家谱说,爷爷是伤残老红军,三爷爷1930年加入红军,牺牲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父亲是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秉承先辈们的初心,如今韩光莹已成为村里返乡创业的带头人。
“当我向总书记说起,我是塆里第一个开办民宿的村民时,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一字一句,韩光莹熟记于心,并把决心付诸行动。
2013年,新县启动实施“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倾力打造红、绿、古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不到两年的时间,黄墙黛瓦的百年古村实现华丽转身,独具特色的创客小镇出世在即。在韩国造船厂打工的韩光莹看到来自老家的报道,办完手续就立马回村,把自家旧宅修葺一新,在“老家寒舍”里开启了新生活。
“村庄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最近好多村民主动找到我说,‘我也想开民宿,跟着你干行不行’,行!怎么不行?总书记的嘱托在前,我们更有干劲!”韩光莹告诉记者,眼下有三家民宿正在紧张改造中。
今年8月,田铺大塆民宿接待中心投入使用,统一管理全村民宿,由韩光莹担任理事长。总书记走后,许多游客慕名把订房电话打给他,他则交由民宿接待中心统一安排。一个多月来,接待中心的登记表满满当当,各家各户的入住情况一目了然。
在民宿接待中心的墙上,挂满了田铺大塆11家民宿的简介,“近水楼台”“小巷人家”“良栖小院”等一家家充满文艺气息的民宿精美别致。担任前台的李梦寒笑着告诉记者,大塆是个让人来了便喜欢上的地方,去年大学毕业后她便随男友从河北远嫁而来,全家一同经营“归园田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前阵子,县委书记吕旅来我们大塆开展‘昼访夜谈’,与全塆致富带头人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我提出了将闲置房屋集中开发成民宿,由合作社打包上线的建议。”韩光莹告诉记者,“总书记点赞了我老家,只有把田铺大塆的民宿品牌越做越响,才能不负总书记的嘱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