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科教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鹰嘴山下铸师魂


——记商城县丰集镇青山第一小学校长刘浩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蒋戈天

在商城县东北部,有一座横亘东西的鹰嘴山,鹰嘴山下一公里,有一所小学环抱在绿树红花之中,这所学校就是丰集镇青山第一小学。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刘浩老师,坚守乡村教育教学一线四十四载,痴心不改,夫妻儿媳齐上阵,以一颗赤子之心,呵护和引领山村孩子开启人生的希望,追求幸福的理想。

初为人师的幸福

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相对贫苦,对1960年出生的刘浩来说,那时家里兄弟姐妹多,虽其父亲当公办教师拿工资,但家里却成为远近皆知的缺粮户,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因为父亲的重视,刘浩幸运地上到高中毕业,那是1976年,他才16岁。

当时,村小学教师紧缺,村干部第一时间想到了刚刚毕业的刘浩。1976年6月,刘浩就走上讲台,当了一个“孩子王”。虽然年纪小,个子不高,但他知识丰富,热情有活力,书教得好,很快就成为村里人见人夸的小刘老师。

也许是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小刘老师格外珍惜这份工作。他觉得能站上讲台,给山村的孩子传授知识,是最幸福的事情。“老师”这一称谓,在他听来,是最动听的声音。于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幻,44年来,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扎根在乡村,扎根在三尺讲台,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以校为家的坚守

随着成家立业,分门立户,3个孩子相继出生,一个民办教师微薄的收入,对于一个五口之家来说,明显入不敷出。好在多年来妻子吃苦耐劳,种田种地,家里粮油蔬菜不缺,这很大程度上给刘浩减轻了生活上的压力,让他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2000年7月,他民办教师转正,这种困境才得到好转。

1998年9月,刘浩接任青山第一小学校长。作为从一位民办教师成长起来的一校之长,刘浩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秩序开展。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秉承“以善为美”,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均衡创建”,先后筹集项目资金150余万元,学校修建了新门楼,拉了操场围墙,创办了独立式幼儿园,新建了老师宿舍、学生餐厅、“水冲式”厕所,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开齐、开全、开足课程,着力打造“快乐校园”,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由于办学独具特色,在中小学布局调整时,青山第一小学被县教体局批准为片区完全小学,学校先后被市教体局、县人民政府和镇政府授予“信阳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远程教育应用示范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文明学校”“全县法制教育示范学校” “中小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商城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卫生校园”等“五大校园”。刘浩个人先后获得信阳市“最美老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以及商城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校长”“十佳师德标兵”和镇党委、政府“五好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青山第一小学,三层教学楼窗明几净,校园环境优美,成为山村孩子幸福的乐园。但在这些发展背后,许多人不知道,刘浩操了多少心,跑了多少路;不知道他为了更方便工作,直接把家搬到学校,住进了旧教室里;不知道2012年他骑摩托车去中心校汇报工作的路上,为了避让一位老人,他连人带车撞在路边石墩上,导致左脚踝骨严重受伤,他没有休息一天,带伤扶着栏杆上三楼为五年级学生上课,一直咬着牙坚持到伤口愈合。

岁月可鉴的师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44年一路走来,刘浩老师对学校、对师生、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见证着仁者为师,师爱无限。

2002年,刘浩的父亲去世,其正在家里“守孝”,四年级一位男“学困生”因找奶奶要钱未果,晚上放学不回家,站在教学楼阳台上发疯似地哭闹,情况十分紧急。刘浩获悉后,二话不说,立即取下“孝布”,骑车赶到学校……

2011年,五年级学生高灿,从牛背上摔下,左臂骨折。医生让其休学两个月,但是该生很想到校上学。由于他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靠爷爷、奶奶在家照看,没人接送。刘浩就把他接到自家吃住,亲自为他穿衣洗脸、脱衣洗澡……

2014年,一位六年级女生,因为相貌一度心里自卑,但她有音乐天赋,在刘浩的耐心鼓励和指导下,她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歌咏比赛,获得小学“十佳歌手”称号。

2006年9月,一位老教师下班路上不慎被人骑车撞成重伤,昏迷不醒,刘浩亲自将其送到县医院后又转至市中心医院抢救,并多次探望、慰问。这位教师不幸离世后,又为他张罗后事。

近几年,青山第一小学陆续分来几位女大学生特岗教师。由于学校住室紧张,刘浩就将自己孩子的住室和床铺让给她们住,还为她们安网线、建厨房、添炊具、买米面。在伙房未建好之前,就让她们在自己家搭伙,半个月、一个月都分文不取。

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刘浩坚持着,辛苦着,快乐着。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曾参与学校幼儿教学十多年,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当了教师,又分别找到了教师伴侣。如今,一家六名教师,全部奋斗在乡村教学一线,这对即将退休的刘浩来说,是欣慰的,是满足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