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遥看星河,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酒在乾坤间。中国历史上,有英雄项羽没有丢出的酒杯,有醉倒了的美人贵妃,还有借着几杯酒就轻松收了兵权的大宋。而煮酒论英雄,更是提前预示了鼎足的三国。同时,酒,不仅规范了礼仪,也融入了文化。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酒与文化的言欢。
酒壮英雄胆,酒杯盛豪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微醺的胆略;斗酒诗百篇,是诗仙痛饮的气壮。自古以来,酒的灵性都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从中国经典文化中,随处可见。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而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不仅是“张旭三杯草圣传”,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过犹不及。其实,酒与文化的言欢,妙在恰到好处。在古代,酒的度数低,类似今天的果酒、黄酒之类。相比今天的高度白酒,酣醉之下,恐怕就无法创作出美妙的诗篇了,我们也就看不到流传至今的《兰亭序》了。
无酒不成礼仪。今天,在传承中华文化中,仍需把酒言欢。把酒言欢注重的是一个“欢”字,须适量、文明饮酒,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如果当代的文人骚客仍去刻板地效仿古人“一醉三千秋”,那真是贻笑大方、有失斯文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