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之情和对教育工作的无限憧憬,1995年,张雅红走进信阳市第十三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回顾二十四载教学之路,她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用辛劳浇灌岁月,用忠心献给事业。她在一群群孩子身上体会教书的乐趣,在一天天工作中品味教育的幸福。
无私关爱育蓓蕾。24年来,张雅红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地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无论是性格孤僻的孩子,还是活泼的孩子,她都能公平对待,无怨无悔地付出。曾经有一个右脸长出青黑色肿块的女孩,奇特的相貌让很多人不敢正视。经过了解,她得知其家人已经花去很多治疗费,后来索性就放弃了。小女孩整天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样子让人心疼。她常常与其促膝谈心,手把手地辅导作业,课堂上鼓励其大胆发言。她还在班会上给孩子们讲述《天使的翅膀》,引导全班同学与其交朋友。渐渐地,这个小女孩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课间也与大家一起玩耍。她的爱心耕耘换来了学生对她更多的爱,这是她最大的幸福与收获。
用情浇灌巧管理。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抓好各项常规教育,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中,她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心,多想办法,巧妙管理,以情育情、智慧管理。结合一年级新生心理及认知特点,她主要是借助儿歌来强化课堂常规训练,短小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她把课堂上的一些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诵读儿歌的同时记住了相应的规则,逐渐适应校园生活。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如课间活动、收发作业、打扫卫生、站路队等,她也是这样用心用情,想出巧招妙法,通过富有成效的常规训练,让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浸染书香引成长。她在关注学生课内学习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想方设法让书籍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其成长道路上浸染书香。低年级,她选择大声朗读的形式,从一个个小故事读起,每个故事都如磁石似的吸引着孩子们。每天下午的阅读课,成了她和孩子们的“幸福约会”。一本书,一张嘴,一颗心,她们共同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共同徜徉在阅读的幸福之中。配合着大声朗读,她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语故事会、好书推荐会、情景剧表演、阅读考级等,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她还带动家长下载了“喜马拉雅”手机软件,每个孩子轮流诵读《校本教材》上的一篇篇美文,按时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这样,每个人不仅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还能随时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孩子们朗读的积极性更高了。
活动育人润无声。张雅红在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精心设计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她邀请校外人士和学生家长走进教室,开设特色课堂,使孩子们从不同领域得到知识的提升和视野的拓展。亲子心理健康课,让学生和学生父母都认识到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航天航模课,让学生了解到航空航天知识,参与动手实践,亲手制作小航模;口腔卫生保健课,使他们知道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及如何注意口腔卫生;书法艺术课,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无声的熏陶,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每学期,她都会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策划主题班队会活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双休日,组织学生进行“爱心义卖”社会实践;假期里,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或成立小小志愿者服务队,为敬老院、福利院里的老人、儿童送去关爱与温暖。孩子们在活动中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又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学会助人。
矢志奋斗铸成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越努力越幸运。已经步入中年的张雅红从未停止成长的脚步,工作闲暇,她勤于反思小结,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灵轨迹,清点自己的精神财富,写下一篇篇学习收获、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既清点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有效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自己在读写中得以蜕变提升。她还积极参与教育课题研究,多项省市级课题都已顺利结项,并获优秀成果奖。
2018年,她参加了河南省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遴选,经过资格审核、笔试、面试、答辩等重重考核,被认定为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建成浉河区首个名班主任工作室。这年教师节,她作为省名班主任代表之一,被省委领导亲切接见。工作室成立一年来,她用心组织各项活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将工作室打造成为班主任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引领带动了区域内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高了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
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但她爱这份平凡的工作。她愿将她的激情与梦想、学识与精力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做一个平平凡凡的耕耘者,倾洒甘露育花蕾,无私奉献终不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