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风雨兼程,逐梦起航,用栉风沐雨换得春华秋实;
七十年凝神答卷,奋勇争先,用砥砺奋进迎来流光溢彩。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淮滨建县67年来,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勤劳质朴的淮滨人民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实干拼创,奋力赶超。进入新时代,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领跑全市,县域经济排名从“十一五”末的全省倒数第一跃升到2017年全省158个县区第52位,闯出一条后发地区弯道超车、跨越崛起的新路,实现了“水患大县”的美丽蝶变,“洪水走廊”的成功突围。
众志成城,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狠抓三个落实,全县稳定脱贫15683户697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24%,绩效考评连续三年走在省市前列,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主官扛主责、大员上前线、片区齐推动、责任全覆盖,形成了党政主职亲自抓、负总责,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攻坚大格局。强化产业支撑,持续深化“产业链党支部”建设,探索实施“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围绕全县26项特色产业,建立26个特色产业党建联盟,通过“三共三联”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50个,发展带贫企业138家,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61个,吸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52个,形成了稻渔种养之乡、渔网编织之乡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链接贫困户1.93万户。强化载体创新,聚焦“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创新实施精准到户“1+N+M”、精准到村“1+7+2”,确保增收可持续,脱贫高质量。持续开展情满农家、晨访夜谈、割尾排雷、标兵争创等活动,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总体水平,确保今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励精图治,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走出家门拓思路,突破自我找出路,用十年心血涵养培育,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嬗变。产业集群多点开花,着眼于承接产业转移大势,通过集团式发展,螺旋式提升,初步形成了轻纺、食品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和造船、造酒两大特色产业格局,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1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2家,是全市首批晋升一星级的产业集聚区,连续四年在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观摩中位居第一位。主导产业顶天立地,我们无中生有出化纤纺织主导产业,按照纵向拉长、横向配套思路,积极承接纺织服装的集群转移,经过十多年的日积月累,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随着印染产业园的落地建设初步形成。已拥有化纤纺织和服装企业131家,签约织机3万台(套),待10个“园中园”陆续建成,将有近百家企业全部实现入驻,正由中部最大向中西部最大的化纤纺织基地迈进。产业活水源源不断,坚持招大引强,聚焦“一核两翼”,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招商引资多年排名全市第1位,激活了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2017年以来,共签约纺织服装企业120家,签约金额500多亿元,已经落地纺织服装项目108家。尤其是今年9月,在“全国河南服装人·中秋返乡淮滨行”活动中,我们成功签订项目21个,投资总金额265.7亿元,实现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吐故纳新,动能活力澎湃涌动。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障碍,以科技创新增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添动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持之以恒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50项、证明139项,取消无谓证明121项。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一网可办率达到100%。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大力推广科技创新,3项发明、28项实用新型技术、46项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授权,成功入选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成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矢志不渝对外开放。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战略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共谋划项目25个,概算投资79亿元,“一港六区一廊道”发展格局逐步展现,着力打造河南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豫货出海的大窗口、直通非洲港的直贸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全市唯一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的县区。
精耕细作,生态水城魅力凸显。淮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系生态资源充沛,我们立足“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定位,用心用情用力精耕细作,织就了“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的诗意繁华。下足“百城棋”。抢抓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做好“四篇文章”,抓好城市“双修”,三年共谋划9大类267个项目,总匡算投资488.3亿元,已经实施项目257个,共完成投资262亿元,城市品位大幅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先进县。打好“文化牌”。以文明创建为引领,充分挖掘释放淮滨航运文化、民俗文化、廉吏文化等淮河文化资源优势,把丰富的淮河文化元素融入县城建设规划之中,持续擦亮淮河文化品牌,一举创成全国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做美“水文章”。打造“水在淮滨等你”城市品牌,以充沛发达的水系生态为依托,实施水系畅通工程,开发12种水上体验项目,让水在城中绕,人在水上戏,乘船一日尽看淮滨美景。走活“乡村路”。深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项目,精心策划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着力建设“生态淮滨·候鸟天堂”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实现以城带乡、融合共享。
务实为民,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县民生支出连续多年占财政总支出的八成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改薄”圆满收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成功通过国家级均衡县评估验收。医疗卫生持续改善,建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74所村卫生室达到“五星级”标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淮河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积极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入选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县。交通优势持续增强,公路、铁路、水路互通互联,“公铁水一体化”立体交通网已经建成,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两条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南北,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淮河航运通江达海。社会治理有效提升,切实抓好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政权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成功化解日新控股集团全国性非法融资案,做法在全市推广,被省公安厅评为经典案例。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2018年信访工作全省综合排名位居第一,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污染防治立竿见影,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铁心向党、铁肩担责、铁腕整治,扎实做好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初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从严从实,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个计划”明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质量出台实施《淮滨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建强基层基础。“两个联盟”强引领。坚持以“党建联盟+产业联盟”为载体,通过党建赋能联盟发力,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贫困户链接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引领群众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3458”优组织。整合党委部门、群团组织等资源,结合“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创新开展党建“3458”工程,即传承“三股劲”、争做“四种人”、创建“五面红旗”、实施“八大工程”,精心下活“一盘棋”,构建党建“大格局”。“四责协同”促联动。探索建立了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捆绑起来,以“三个清单”明责知责、“四个链条”履责督责、“五种方法”考责问责,打造了完整的责任闭环,形成了同心划船、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五个平台”抓管理。建立了淮滨县主体责任“县直群”“乡镇群”等5个党组织书记微信群,全县35名处级干部和142个科级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全部入群,对党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六治作风”正风气。重拳出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重点开展“六治”专项行动,治“懒”增干劲、治“庸”求作为、治“推”强责任、治“慢”提效率、治“浮”促实干,治“乱”树形象,切实形成务实重干的良好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新时代“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