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特色发展 精彩纷呈


龙头引领产业兴

□本报记者 程 云

潢川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大县,多年来培育形成了“鸭猪鳖花粉虾面茶”八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0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上市公司5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潢川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多彩田园”工程为抓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实施产业扶贫全覆盖,带动1.3万户贫困户4.9万人依靠产业脱贫,实现“多彩田园”变成“致富家园”,探索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潢川县把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渠道,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增强“造血”能力,打开贫困户产业增收“无障碍”脱贫通道。推进特色产业与贫困群众对接。用好资源、资金、项目、政策等杠杆,引导鸭、花、粉、虾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融合,为精准扶贫提供产业支撑。推进产业基地与扶贫基地对接。全县建成产业扶贫基地60个,有效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把产业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推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脱贫。推进带贫企业与新型组织对接。引导60家企业联合360家合作社,构建以带贫企业为龙头、新型组织为纽带、贫困群众为基础的产业扶贫联合体,实现了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利益链接。

同时,潢川县围绕“多彩田园”工程,运用“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户整合到产业链上,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龙头引领带贫。最大限度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让企业成为扶贫带贫的“领头雁”和主力军。坚持产业融合带贫。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旅结合等新模式,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坚持利益联结带贫。坚持龙头带动、大户示范,通过吸纳就业、土地流转、务工等多种途径,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运用本土资源+平台支持+贫困户、农村电商+技能培训+贫困户等模式,搭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51淘潢川”等电商平台,发展电商企业200多家,将生态甲鱼、空心贡面、羽绒羽饰等20多类特色农副产品搬上电商平台,带动2100余户群众走上创业增收致富路。运用公益产业+公益岗位+贫困户模式,采取开发灵活性公益服务、以工代偿等办法,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岗位3000个,托起生产无路、致富无力、脱贫无望、收入较低的贫困户,确保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83个贫困村每村选聘3名-5名贫困群众到保洁等公益岗位,每人每月收入800元。

为形成产业扶贫裂变效应,潢川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这一核心,把政策、金融、党建等各类资源优化整合到产业链上。强化政策融合。立足产业优势,有效组合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财政、涉农项目等扶贫政策,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红利,把各类政策集成化,把产业政策融合化,把扶贫政策本土化,构筑起精准扶贫的政策综合体。对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在要素保障、基础配套、项目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吸引更多企业投身产业扶贫。强化资本融合。坚持一手抓涉农资金整合,一手抓融资渠道拓宽,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党建融合。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夯实村级党组织“桥头堡垒”地位,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和驻村第一书记轮换,派驻121个驻村工作队,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库,打造扶贫铁军。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找准群众产业扶贫需求点,打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创新产业链扶贫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产业兴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建立扶贫产业链党组织87个,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

“稻虾共作”助脱贫

□吴禹哲

“看,冰箱、洗衣机、大彩电,都是俺家今年新添置的,还有床、柜子,都是新买的。对了,为了接送孩子上学,俺还买了个电动三轮车,7000多块呢,下雨也不怕了。”聊起现在的生活,潢川县魏岗乡胡营村的杨林海笑得合不拢嘴。“俺家当家的现在天天一门心思琢磨的就是小龙虾,还想扩大养殖规模呢。”杨林海的妻子毛启红说。

杨林海家一共6口人,当年为了给脑瘫的孩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为了照顾孩子,两口子被紧紧地拴在了家里,靠着10来亩田,日子过得抠抠索索,不到50岁的杨林海在生活的重担下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2017年,看到邻里乡亲纷纷靠养小龙虾赚了钱,杨林海夫妻俩也动了心,在自家的稻田里养起了小龙虾。

提供高质量种苗和养殖技术指导……在国家稻渔种养殖示范基地——华来时代的带动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颇有钻研精神的杨林海成了村里有名的“稻虾共作”能手。仅2018年,“稻虾共作”就为杨林海家带来了8万余元的收益。今年5月杨林海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尝到了甜头的杨林海打算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潢川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内外销市场红火机遇,瞄准“小龙虾大产业,打造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大力推行“稻虾共作”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亩双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县小龙虾养殖面积35.8万亩,“稻虾共作”面积25.7万多亩,小龙虾年交易量2.5万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种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餐饮、技术服务一条龙发展全产业链,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小龙虾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地处大别山区的潢川县,探索稻虾共作扶贫模式,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水产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带动4899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面积6.7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8月26日,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开放的河南更出彩”发布会上,潢川县“稻虾共作”模式得到省委书记王国生的肯定。

“潢川标准”的美丽嬗变

□本报记者 丁桂玲

在潢川县这个并不算大的县城,成长起这样一家企业:20年来深耕主业,把糯米粉由小作坊做到了世界第一,还荣获了2012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这家企业就是黄国粮业。

“我们编制的《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标准已审定发布,成为全国糯米粉行业统一适用的行业标准。”黄国粮业生产总监王立明介绍道。

糯米粉产业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速冻汤圆产业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起初多为小作坊,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2007年,黄国粮业的董事长周兴伍决定与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编制出《白糯米粉河南省地方标准》,填补了糯米粉省级标准的空白,2012年,又编制《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目前,黄国粮业年销售收入6.6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拥有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生产工艺,具有日产糯米粉500吨、精制大米300吨、汤圆100吨、粽子10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糯米粉生产领军企业。同时,黄国粮业还与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产品创新。

无独有偶。位于产业集聚区的华英生物科技畜禽血生产国家标准也通过了国家认证,“潢川标准”蔚然成风。昔日“地上无工厂,地下无矿藏”的潢川县发生了美丽嬗变。

近年来,潢川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强龙头、建基地、壮规模、带农户、创品牌”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谋划新项目,着力打造大集团和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鸭猪鳖花粉虾面茶”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从“小作坊”发展到“大集聚”。

特色产业的加持,也让潢川县挺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 2018年,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8.2亿元,增长7.8%。第二、三产占比首次突破80%,经济结构实现了优化。

小花木 大世界

□本报记者 丁桂玲

金秋时节,沿106国道进入潢川县白店乡龚营村,金桂的清香扑鼻而来。王长海的潢川金桂园便在道路的东侧。

王长海是潢川县有名的桂花之王,是河南开元园林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0年,河南开元园林生态实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近千亩建设潢川金桂园,一期已投资1500多万元。大面积种植了百余种桂花,另外还种有梅花、海棠、樱花、紫薇等作为点缀。二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成八大园区。”王长海告诉记者。

王长海带领记者参观了桂花展览馆。从百年古桩盆景桂花,到有悬根露爪的壮年盆景桂花;从手工工艺编织造型桂花,到自然式直杆桂……王长海每日悉心研究、看护,视他们为宝贝。

从20世纪80年代与桂花打交道以来,王长海潜心钻研栽培技术,虚心向专家请教,开元园林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王长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他培育的桂花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国内、国际大展,屡获殊荣,擦亮了潢川“花木之乡”的名片。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关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支柱。掌握着一本“花木经”的王长海成了省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长海强调道。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王长海带头创办了金桂花卉专业合作社、林业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购销、统一农资、统一管理,起到了较好的带动引领作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潢川县是河南六大花卉产业核心区之一。从唐代至今,潢川种植花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

潢川县应势而为,整合财政、农开、水利等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聚力将花木优势产业做成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拉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卜塔集镇、白店乡、魏岗乡、仁和镇、传流店乡五大连片大型花木种植基地,带动13个村整体脱贫,2026户94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受益。

“如今潢川县花木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花木园林公司160多家,花木专业合作社74家,其中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19家,二级资质企业30余家。众多一流的资质园林企业,在全国各地承揽各类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今年承揽的大型绿化工程总金额已达60亿元。”王长海告诉记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