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市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水城花乡展新颜 秀美潢川入画来


□本报记者 马保群

9月24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潢川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潢川县以“富强潢川、宜居潢川、生态潢川、活力潢川、和谐潢川”为思路,着力构建大别山片区中心城市、特色产业基地和区域有影响力的现代交通、商贸物流、电力能源枢纽,县域经济更具特色、更有保障、更富活力。

“70年来,潢川县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基地、新兴工业强县、现代化中等城市,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繁荣兴盛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潢川县县长兰恩民说。

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伴随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潢川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268亿元,是1978年的184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是1978年的60倍;农民可支配收入13858元,是1978年的80倍。

全县禽类饲养量超过1.2亿只,创建为国家级鸭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华英集团成为“世界鸭王”;花木面积30万亩,园林花木公司160多家,“潢川金桂”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糯米粉年产量达20万吨,占全国糯米粉市场份额的33%,是中国糯米粉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素有“中国汤圆潢川粉”之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河南甾体、鹏升生物、宜霖生物科技等新兴企业百花竞放;建成6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中石油、中石化、中储粮、中储棉四大央企在潢川设有战略储备库,形成了粮食、油气、建材、煤炭、食品五大商品集散中心……一个个数据,一笔笔成绩,彰显出潢川县节节攀高的发展势头。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潢川县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撤县设市为抓手,着眼于优化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城乡基础条件,不断加快建设信阳副中心城市。2018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51.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1982年的4.8万人增长到52万人,城镇化率达51.5%,成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大样本之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潢川县以京九大道、光州大道为轴线,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潢川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花木生态博览观光区、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六区”融合发展。做好“以水润城”文章,持续推进“一河秀两岸”,实施潢河综合治理,打造潢河生态景观带。新建、改建2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在潢河上新建斜拉桥、京九大桥等8座大桥,不断织密城区路网。实施“三违”、城市交通秩序及环境卫生等“八大整治”,清查清理“三违”建筑1649处200多万平方米。加快补齐短板,投资5.2亿元实施了“引泼入潢”饮水工程。率先在全市实行环卫体制改革,实行城区环卫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潢川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双柳树镇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试点镇,付店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整洁有序的环境,让村庄美起来。在全国率先探索村村通一元公交,日运营164班次3895公里,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肯定,并在全省全国推广。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城乡公交7条班线,让群众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坐上公交车。

生态文明魅力无限

全力打好环保攻坚战。潢川县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强化“六控”措施,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投入8亿元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为全国首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县。投入5亿多元,全面治理黑臭水体,让城区7条“臭水沟”变成居民休闲的河边公园。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5%,城乡面貌实现了历史性大提升。

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家园。潢川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国土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努力提升生态资源综合效益,让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探索走好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