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善作善成跃上新台阶


鹅块“变身”卖得俏

□本报记者 李 倩

固始鹅块作为信阳菜的代表,一直受食客追捧,但是如何让菜品香飘万里,叫响信阳菜招牌,固始“鹅块哥”陈玉平打破常规,让真空包装的固始鹅块销往全国各地。

“固始鹅块要想增值,就需打破食品不耐储藏的瓶颈,延长产品保质期,大幅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走出一条‘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之路。”昨日,河南省米歌食品公司董事长陈玉平对记者说,固始鹅块从饭店菜品到冷冻速食,变的是加工工艺,不变的是家乡的味道。

在位于固始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米歌食品厂中,机器轰鸣,工人们全程在无尘无菌的加工车间生产,忙得不亦乐。零下16摄氏度的恒温冻库中,摆放着生产包装完成的礼盒装固始鹅块。提起销售情况,陈玉平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已经超预期地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达到1300余万元,中秋节是个产品销售的小旺季,销量又增加了。”

“销售不用愁,只怕不够卖。”陈玉平说,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模式,让固始鹅块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变身”后的固始鹅块为什么卖得那么俏?陈玉平道出了答案,产品选取生长周期为7个月至8个月的成年固始白鹅为原料,将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速食科技工艺相结合,经过速冻通道急速冷冻,保证鹅肉的新鲜口感不流失。内包装均采用真空包装,将鹅肉、鹅汤、油包、酱包分别包装,便于运输和储存。

像陈玉平这样靠“土产食品”发达起来的人,在固始县不在少数,他们在鼓起自己腰包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近年来,固始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鼓励此类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高新技术,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让农产品变身为“工业品”,让产品供不应求,真正应了一个“俏”字。

小村庄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 李 倩

方方正正的田地集中成片;纵横笔直的水泥路交会成网;澄澈如碧的清水塘和流水涓涓的条条灌渠在初秋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千亩果园里的果树随着秋风摇曳;贫困户饲养的观赏鱼在水塘中追逐嬉戏,牛蛙“呱呱呱”地在一旁奏乐……一处处景象,无不展示着脱贫攻坚给牛庙村带来的新变化。

牛庙村地处固始县蒋集镇东部,东依安山,西临史灌河。过去沟塘荒坡较多,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属于边贫地区。“土地综合整治让俺们村变成了现在美丽的模样。”昨日,蒋集镇牛庙村驻村第一书记方俊感慨地说,如今,村里的艾草种植基地、苗木花卉种植基地,观赏鱼养殖、小龙虾养殖等新兴涉农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农民要想彻彻底底地富起来,就一定要在土地上下足功夫,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2017年9月,牛庙村被固始县列入土地平整试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快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先后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平整土地面积4000多亩,修筑和硬化各种道路10公里,铺设田间道路20公里,各种桥、涵、闸35座,建设灌溉渠系16.5公里,新挖大塘32口,修建景观绿化工程1处。

六纵六横的道路交通,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集中连片的土地平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牛庙村的落后面貌。牛庙村已经快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成为固始县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雏形和样板。

“土地被租用,年年都能拿租金,在家门口的合作社上班,再不用出远门去挣钱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张大娘脸上乐开了花,“家乡大变化让外出的邻居纷纷归家,在外面有了成就的老板们也都愿意回来投钱了。”

文明新风润田园

□本报记者 李 倩

“全村的村民同志们注意了,秋季天干物燥,不要焚烧落叶和垃圾,以免引起火灾和污染环境。现在请听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这是昨日固始县石佛店镇夏营村的“大喇叭”广播的内容。每到晚饭时,村里的广播都会按时响起。

“这大喇叭甭提多实用了,俺们能清楚明白地了解国家政策。”村民王大爷一边听着“大喇叭”一边说。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现在农村工作头绪多,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交叉进行,村部的‘大喇叭’是政策宣传的主阵地。”石佛店镇党委书记尹辉说。

据了解,石佛店镇14个村(街)高标准的村级活动阵地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覆盖全镇的村村通广播喇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石佛店镇党委将理论宣讲、党建知识、新闻资讯等音视频内容数字化,利用红色党建广播工程,阐释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利民举措、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法律知识、传递致富信息,既讲好党和国家的“大故事”,又讲好农民身边的“小故事”。

不仅如此,石佛店镇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帮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把精准扶贫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石佛店镇村民小组组长管理办法(试行)》,激发村组干部、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同时,石佛店镇发挥农村图书室和“爱心美德超市”作用,持续组织好“乡村夜话”和村组便民服务走访以及“满意+”、孝善敬老模范评选活动,激发群众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和组织认同感。

全镇14个村(街)都组建了广场舞队伍,每天晚饭后,村民来到文化广场欢快起舞。夏营村、柳沟村、松山村等村干部既当组织者,又当领舞者,更是教学人,不仅在全镇大赛中获得名次,更带动了广大群众齐跳广场舞,营造了齐心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石佛店镇以党建引领文明新风尚,在提升乡风文明上出实招,使群众精神状态饱满起来,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村民们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太空莲绽放在致富路上

□本报记者 李 倩

昨日,记者来到固始县南大桥乡谢楼村采访时,一片幽幽湖水上清雅的莲花满载着悠然意蕴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闻之陶醉。

据南大桥乡乡长裴卓然介绍,谢楼村属于固始县禁养区,当境内养殖场关停后,脱贫无产业,村“两委”转变思路,依靠三面环水,利用史河、石槽河等穿境而过的优势,引进了诚富生态种植合作社,种植太空莲500亩,村民除得到租金之外,大多在合作社务工,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致富。

“太空莲,是广州白莲历经3次航天搭载后,脱胎换骨升级的优质莲花品种。”合作社负责人孟远说,这500亩太空莲是今年开春种植的,现在已经进入莲蓬采摘时期,每亩效益达5000元。群众参与太空莲种植、除草、施肥、采摘等工作,只要来干活,就有工资拿。

46岁的村民丁华英背着两麻袋的莲蓬兴冲冲地往莲子加工厂走去。“今天是我第一天来这里上班,开心着呢!”丁华英说,“看着这大片的荷塘就心情好,莲蓬好摘,工资又高。”

记者看到,有一些村民穿梭在荷塘中忙着采摘莲蓬,还有10余名年纪稍大的村民在莲子深加工厂中忙碌着,每个人都用双手迅速地将莲蓬剥开取出莲子。“剥莲蓬不需要啥技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是越过越美啊!”村民刘兰丽笑着说。

小小的莲子经过机器的分割露出了白色的果肉,再经过清洗、筛选、烘干、密封等步骤便身价“大涨”,一斤干莲子可卖50元一斤。“干莲子销量好、不愁卖,村民致富全靠它。”孟远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