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张军锐
正值秋高丰收时节,在信阳鸡公山酒业即将迎来又一次封坛大典之时,中国白酒界泰斗梁邦昌莅临鸡公山酒业,亲自优选封坛陈酿,用匠心打造美酒。
82岁的梁邦昌,曾任江苏洋河酒厂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江苏省轻工业厅副厅长、轻工业部华南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2000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任命为白酒专家组组长、专业技术委员会顾问,后又被江苏省酒协和广东省酒协聘为技术顾问。历任第三届(1979年)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第四届(1984年)国家级白酒评酒师。一辈子与白酒打交道,让梁邦昌悟出了白酒生命力之所在,那就是文化引领。
初到鸡公山酒业,当了解到信阳曾出土了3000年前商代的古酒时,梁邦昌惊叹不已,“没想到,信阳的酒文化如此悠长,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这么长的酒文化历史。信阳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必定能振兴鸡公山酒业,必定能使鸡公山窖藏酒成为信阳的名片。”
梁邦昌说,文化的推力能大大提升品牌的张力,白酒的崛起,既要靠品质、品牌、营销,又必须靠文化。如果在文化历史如此丰厚的地方产出的白酒文化底蕴单薄,显然是不相称的,区域内白酒要挖掘并符合自己的文化内涵,讲好自己的故事,宣扬区域文化历史有助于提升区域内品牌知名度的底气,而且区域内品牌讲好自己的故事又有助于壮大区域酒业的声威影响。
“一个好酒,必须有独特的工艺技术支撑,这种工艺技术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智慧产物,而天人合一的真谛便是与生俱来、与众不同。不过与生俱来的价值在于生态、继承和不可复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把技术和文化纳入营销,是壮大品牌的有效方式。信阳3000年的酒文化不可复制,鸡公山白酒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不仅要比文化,还要比与生俱来的因素。”梁邦昌激动地说。“今后,白酒的企业家、大师们,他们不仅是企业工匠,还需要成为一个文化载体的营造者,我们的经销商在卖酒的同时也应是酒文化的传播者。”
传承信阳古酒文化,打造不可复制的成为信阳名片的鸡公山古酒,是梁邦昌对鸡公山酒业寄予的希望。近年来,鸡公山酒业也是一直坚持用古法酿好酒,靠匠心造美酒,不忘初心,连续举办用优质陈酿封坛活动。
“鸡公山封坛原浆酒,只取酒中极品,每一斤感恩封坛酒皆由300斤优质原粮,36位酿酒师历时180个日夜,经由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在酒海中贮存5年以上方可用于封坛,产量极为有限。”鸡公山酒业负责人道出了封坛酒的真谛。
酒是灵性的液体,酿坛好酒不仅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鸡公山封坛酒经由白酒大师柏明华、沈怡芳,白酒泰斗张福友,河南省酒业协会总工程师赵书民,白酒泰斗梁邦昌等5位白酒大师从10多种上等原浆酒中优选、勾调而成,造就了封坛酒的珍贵品质。2014年,白酒专家柏明华和白酒泰斗沈怡芳为鸡公山酒业做封坛酒;2016年,白酒泰斗张福友再次优化封坛酒。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鸡公山酒业成立70周年,赵书民、梁邦昌联袂为鸡公山酒业优化封坛酒。
“封坛酒推出6+1产品,6坛敬恩人,1坛敬自己。每个人都会遇到这‘6’个人,即父母、战友、朋友、同事、领导、师长,他们会陪伴我们到生命的始终,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成就了唯‘1’的自己。因此,封坛6+1的概念就是人的生命历程。”鸡公山酒业董事长朱耀辉怀着敬畏之心,诠释了封坛酒的人生哲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