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砥砺前行铸辉煌 智慧之乡谱新篇


中共光山县委书记 刘 勇 光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建平

总书记心系大别山,情牵革命老区。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全国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来到河南、来到信阳、来到光山考察调研,下农村、上茶山、入农户、进企业,拉家常、话幸福,讲信心、指方向,这对光山、对信阳、对河南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用心用情感悟总书记巨大的政治关怀、情感关怀和工作关怀,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主线和根本遵循,把总书记指示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县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

70年勠力同心,70年砥砺前行,70年不忘初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光山县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贫穷落后到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向外界展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光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设中国智慧之乡的奋斗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书写了光山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光山县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十佳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30多项殊荣。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70年来,光山县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区域影响力显著增强。至2018年年底,全县粮食总产量11.2亿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6倍;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2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66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1倍。现代农业向优转变。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至201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80.6万亩、茶园面积24万亩、油茶面积22.7万亩、苗木花卉面积9.2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00余家,推广了红薯粉条、鸡公潭糍粑、砖桥月饼、观五枚鲜桃等特色农副产品“光山十宝”品牌,开工建设北京新发地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业经济向实转变。走出了从无到有、从高能耗到绿色发展的路子,形成了“羽绒服装、远红外电子、纺织化纤、粮油食品”四大产业,持续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截至2018年,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80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7亿元。投资65.6亿元的五岳抽水蓄能电站、投资5.1亿元的河南泰元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年加工100万台(套)远红外节能电子电器项目落地建设;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静脉产业园被列入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已落地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等6个项目。第三产业向好转变。着眼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商务、旅游、电商等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商务中心区入驻企业75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创新实施“电商+光山十宝”“电商+光山羽绒”精准扶贫模式,全县培育发展网店2万余家,从业人员逾5万人,快递物流公司57家,电商带动2400户贫困户7300多人增收脱贫。发掘“红”“绿”资源优势,深化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初步打造了“砖桥红色小镇”“凉亭茶叶小镇”“白雀园明清古镇”等特色风情小镇和泼陂河钟鼓楼自然亲子乐园、南王岗乡村会客厅等乡村振兴精品旅游示范区。

二、城乡发展实现重大飞跃。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光山县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城乡建设精彩多姿,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城乡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力开展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全县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通硬化路、客车、动力电及广播电视率均达100%。农村饮用水均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要求。98%的行政村拥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资9.5亿元的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投资60.3亿元的袁湾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抢抓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机遇,按照“改造老城、完善东城、建设南城”的思路,先后打通了九龙路、牌坊路、一环路等“卡脖子”路12条,完成县城9条主干道升级改造及41条背街小巷治理改建,新建公厕57座,建成县城游园广场6个。以官渡河区域1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为重点,累计实施路、桥、坝、点、园为重点的项目48个,建成了宜居、休闲、活力的生态南城。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围绕潢河光山段48公里全流域治理,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沿岸储备可利用土地1.3万亩,形成了县城、官渡河产业集聚区和火车站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致力把“百里长廊”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三个示范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70年来,光山县环保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各项环保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成效显著。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成功创建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荣获“中国生态魅力县”称号,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4个、生态村47个。生态保护坚强有力。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几年保持全省县级前列,在全省叫响“光山蓝”。实施“河长+警长+检察官制”,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深入实施“森林河南”绿化提速行动,林木覆盖率达45.9%。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县,垃圾分类正试点推行。把发挥光山特色生态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全县美丽乡村示范点400多个,申请批复传统村落21个。

四、民生福祉实现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县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整体脱贫,正在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今年5月9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光山等3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光山县漏识率、错退率为零,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07%。2018年4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莅临光山考察调研,用“两个生动”(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和党中央脱贫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的缩影)充分肯定了光山脱贫攻坚工作。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教育质量一直保持领先水平,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录取清华、北大等重点名校人数连续11年在10人以上,稳居全市第一。医疗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所有行政村(社区)均建立村级卫生室,联合微医集团,构建了县乡村一体化分级诊疗平台,“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分别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开展了星级文明村、星级文明户“双星”创建活动,由光山文艺工作者自发创作的《我爱你,光山》《共同奔小康》在全县唱响,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社会治理扎实有效。“扫黑除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光山”不断深化,“法治光山”稳步建设,“食安光山”有序推进,“和谐光山”持续向好。

波澜壮阔70年,智慧之乡再出发。今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光山县考察调研,给全县干部群众带来巨大的政治鼓舞和强大精神动力。光山县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汇聚起全县人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加快“五个信阳”建设、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智慧之乡发展新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