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逐梦新时代 实干更出彩


中共新县县委书记 吕 旅 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夏明夫

70年,山水红城旗帜鲜,老区本色代代传;

70年,不忘初心来时路,复兴使命扛在肩;

70年,改革创新聚合力,实事求是谋发展;

70年,顺时应势闯新路,绿水青山尽开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县儿女听党话、跟党走,一腔热血洒红旗,一颗红心永向党,团结奋进,力排万难,以可歌可泣的大别山精神,用热血和汗水医治战争创伤、建设可爱家园、铸就老区辉煌,让这片红色土地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峥嵘历程。

初心鉴定来时路,奋斗标注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赶考”的状态谋发展、“奔跑”的姿态抓落实,在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进程中,交出老区更加出色的时代答卷。

百舸争流千樯竞,借风扬帆奋者先。近年来,新县实事求是、革故鼎新,时刻将人民的期盼放在首位,以“四个全面”为统领,聚焦“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落实乡镇工作“三结合”,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定位不放松,以“四色融合”探索出适合新县的发展路径,不仅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而且奋力擘画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甘做奋楫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发展是亘古不变的主题。70年来,新县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94万元,到1978年的6421万元,再到2018年的1410233万元,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尤其是步入新常态后,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新县保持定力、担当实干,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态势愈发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中高速增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展示了老区发展的蓬勃朝气。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大力推动产业振兴,支持农业集群发展、品牌培育,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龙头企业31家,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个,基地面积达56.2万亩。大力实施工业项目“三大改造”,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科技型企业总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居全市第一。坚定不移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产业持续火爆,“九镇十八湾”旅游品牌更加响亮,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5.7%、42.5%;红色培训、劳务培训、商学培训、研学培训等业态上升势头强劲,全年培训突破10万人次;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和一批省级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乡村等荣誉花落新县。坚持不懈抓项目、扩投资,8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年度投资70.7亿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实、后劲更足。

红城儿女多壮志,改革创新勇争先。从1982年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4年初步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县122个工交、财贸企业实行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随即,国有工业企业体制、宏观调控体制、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到2005年新县确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如今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建设,探索形成“三权分置、四股共享”改革经验,新县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新时代新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各领域争做试验区、争创示范点、争当模范生。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建设,全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打破行政服务的“坛坛罐罐”,被确定为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县。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3家企业进入河南省赴港上市和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库,10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板挂牌;推进农村“整村授信、逐户核贷”,被确定为全省普惠金融试点县。探索开展村(居)巡察,被确定为全市县委巡察向村居延伸工作试点县。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红细胞”志愿服务、“幸福驿站”等创新载体引领社会风尚,人人建设新县、人人宣传新县、人人爱护新县的正能量持续升腾,全县每一处、每一事、每一天都在向前向上向好。新县工作赢得了省委“看红色受教育、看绿色长精神、看本色增底气、看特色识干部”的高度评价。

乡村振兴画卷展,绿水青山带笑颜。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县生态环境由于革命战争遭到毁灭性破坏,反革命势力企图以“毁山灭林”来阻碍革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全县森林覆盖率从90%下降到20%。20世纪一段时期,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靠山吃山”式的过度砍伐不仅没有让群众富起来,还让生态持续恶化。这些“弯路”让新县痛定思痛。理念先行,改变如影随形。新县深入贯彻“两山”理论,用“红绿相映”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山区振兴之路。不仅划定县域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打击“四乱”,更“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探索 “林长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坚持治污不讲条件、防控不让分毫,坚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全省第一,地表水和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在河南省12个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中,是唯一一个环境质量变好的县,接连获得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森林覆盖率恢复到76%以上,植被覆盖率超过95%,不仅成为河南仅有的两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全县17个乡镇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更在近日入围“全国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新县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健康产业的成果。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旅游为体激活乡村,以发展“美丽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新县高标准编制“九镇十八湾”全域旅游规划,建立起全域县、乡、村“三级旅游管理体系”,以“每年6个1000万元”财政投入机制带动社会资本注入,驱动实施“美丽乡村、生态新县”五年行动计划。如今,乡村旅游兴起,让许多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一曲曲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田园赞歌响彻红城大地,为乡村振兴储能蓄势。

文明花开四季香,幸福歌声万家传。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县将改善民生、服务人民作为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紧紧围绕五个振兴战略要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蓬勃开展,在城区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乡村建成覆盖全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多元队伍,厘清组织架构,划分服务片区,吸纳各类志愿者下沉对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点单式”志愿服务向乡村、向基层、向群众延伸,全县城乡文明实践活动花开遍地,新时代文明之风温暖红城。2018年,新县以全省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综合考评,被中央文明办正式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关注民生集中体现在脱贫攻坚之中,新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顺利摘帽后,保持“三股劲”、强化“三落实”,实施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健康扶贫前四道保障线向全民覆盖、关爱工程向城镇特殊困难群体覆盖,“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殷殷嘱托,成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写照。同时,主动适应群众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推动民生实事落地,推进城镇“双提”工程,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深入开展“创文创卫创森”,实现国家卫生县城“五连冠”;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平安新县建设,公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70年遥遥岁月,是新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最好注脚;70年弹指一挥,是新县突飞猛进、翻天覆地的真实写照。

变与不变,历史为鉴。70年变幻无穷,是红城时代更迭、奋进不止的精彩回眸;70年本色未改,是红城初心弥坚、勇担使命的坚定信念。

奋斗是解码新县奇迹的钥匙,也是通往全面小康的阶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致敬过往、实干今朝,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县时的嘱托,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奋斗的姿态迎接老区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