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听!“息县速度”在拔节


上下一心 不胜不归

□本报记者 时秀敏 马依钒

“息县速度”不寻常。能让比邻者肃然起敬,让同舟者吐气扬眉,让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这样的速度犹如拔节,悦耳动听!

8月下旬,本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采访组走进息县,读数据,入街区,访群众。一路看,一路听,息县经济社会强劲的发展足印清晰可见。

且看,一组组数据可圈可点:今年上半年,息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2%、10.7%,增速均居全市第2位。

且瞧,一幕幕场景尽显生机:每天几万件绿色食品走下智能化生产线,走上百姓的餐桌;每天200多架塔吊同时运行,200多台升降机同时开启,旋转升降间累积一日之变;每天50多个项目有序施工,社会发展与日俱新。

且感,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产业集聚区的车间里,挣钱顾家两不误,家门口就业的女工戴着口罩,眼睛笑弯;商务中心区新建成的校舍内,开启崭新学习生活的孩子们笑容里透着新奇;晚间的龙湖公园里,不期而遇健身休闲的黄花垂髫,皆抑制不住眉间的笑意。

“三年前,这里还是闲田荒地。”“两年前,企业效益还没这么好。”“一年前,沿龙湖美景还是臭水沟。”采访时,这些时间节点与眼前所见共同发力,勾画出一个立体的息县,一个明快的息县,一个踩着速度的节拍、奔涌向前的息县。

速度里有决心。见证“息县速度”的城东新城拔地而起,大气恢弘已露端倪。三年时间,征收土地2万余亩、拆迁房屋50多万平方米,高标准路网成型,26个项目施工正酣。一座滨水宜居新城从规划蓝本和概念中款款走来。“我们不干等谁干!今天不干等何时!”这是口号,更是决心!

定下目标,心无旁骛,上下一心。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在县委全会上直言:“息县干部身上有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攻坚作风,有种‘血战到底、不胜不归’的攻坚豪情。”

速度里看公心。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息县引导企业根据发展需要,积极实施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以“三大改造”引领升级速度。其中,宏升粮食投资3000万元,新上智能机器人、全套智能配粉机等设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颐和非织布投资8000万元,将现有生产线升级为“5S”工艺,智能化程度更高,产品质量更优;明德食品拟投资8000万元,购置智能化和微控化机械设备,换代升级。

悉数拼全力,下好一盘棋。政府引导,企业升级,群众得益。息县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以特色产品提升价值链,以电商物流串起供应链,打通“从粮到食”“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立足实际的发展定位和智能优先的升级速度,无不彰显公心。

速度里映初心。什么是党员干部的初心?纵观息县近几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观”诠释着初心。近期之例,可管中窥豹。“坚持把为群众造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需求当做第一责任、把群众冷暖当做第一考量、把群众满意当做第一标准。”“长期抓下去,持续干下去,确保城乡得发展、群众得实惠。”8月初,在息县召开的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动员大会上,“群众”二字被反复提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比之于息县的父母官,实不为过。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考虑群众的眼前需要,还要着眼群众的长远需求。9月1日,息县高中二期、思源二期、新一中、新一小等教育项目全面开学招生;10月,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儿童医院、肛肠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全面投入运营;今年年底,“八纵八横”道路全面建成通车,相关公交线路调试运营;包含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已全面启动……这份日程表绕着“群众”转,写满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印证为民造福的“初心”。

“息县速度”有多快?经济社会咋跨越?群众究竟满意不?无论白日里的夺目光彩,还是入夜后的流光溢彩,抑或息县人的奕奕神采,皆可作答!

让利于民 难题不难

□本报记者 马依钒

若为“息县速度”代言,商务中心区实至名归。三年间,这里从无到有,和谐拆迁,奇迹般建起了一座新城,不可谓不难。

难题如何不难?诀窍尽在“让利于民”。

“征拆干部是真帮忙,事儿都帮到了难处上!”息东社区前顾寨组拆迁户顾万强是位五保户,老人孑然一身。拆迁伊始,搬家的事让他犯了愁。往哪搬?啥时搬?谁来搬?拆迁组得知情况,几天时间,就为他解了忧。

“这拆迁真好!孩子上了理想的学校,解决了俺们的后顾之忧。”崔相丽是新城社区的拆迁户,去年秋季,孩子小升初,因为非城市户口,入学成了难题。征拆组了解情况后,很快就协调解决了入学难题。

“俺们的拆迁安置房位置好,很多人有钱也买不到!”8月26日,在商务中心区,与息县高中一路之隔的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正快节奏推进。吴世明在现场施工,聊完工地,他话锋一转,指向不远处龙湖公园旁的塔吊,笑着对记者说:“俺是那里的拆迁户,那一片刚封顶的楼就是安置房,你们看位置咋样!”

由于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结,拆迁工作向来难度极大,曾经“三年也迁不走一座坟”。2016年,商务中心区建设之初,党组书记、主任夏映金带着干部迎难而上,拿出多年在基层做群众工作的“杀手锏”,仅用一周,就将13座坟悉数迁走。

有了良方才能医好顽疾。“让利于民”就是破解拆迁难题最有效的药方。安置区放在寸土寸金的“三旁”:学校旁、公园旁、医院旁。五保户生活有困难,孩子上学遇麻烦,家里老人生病,指挥部只要知道,样样都管。

真正让利于民,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党和政府有需要,群众说拆屋就拆屋,说砍树就砍树,说迁坟就迁坟,即便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短短三年,商务中心区征了2万多亩地,拆了47个村庄5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迁了2万多座坟,没有强拆一户,没有出现一起意外事故,没有一起上访事件发生。

订单生产 淡季不淡

□本报记者 马依钒

这个夏天,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恐怕要比同行忙碌一些。“订单生产,淡季不淡!”该公司董事长赵豪寥寥几语,道出缘由。

8月26日傍晚,几辆排队停在仓库门口的大货车即将装满,装卸工彭杰和金恩保正搭班装车,转身间隙,回答着记者的问题,“今天,这样的大货车已经装了8辆,拉走了2万多件产品。”

啥产品?这么火!

“薯类产品,从种到产,全是俺‘息县造’!”金恩保自豪地作答。

息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息壤沃土种植出优质红薯。2015年11月,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息县产业集聚区。作为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精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企业,豫道农业利用息县丰富的优质红薯资源,依托国内先进的工艺流水线,研发出非油炸方便面、方便粉丝,休闲食品蜜饯型等近50个品种的产品。

在国内方便食品行业,七八月的暑期向来是销售淡季。但这两个月,息县豫道农业不仅不淡,电商平台的销量反而创下新高。“我们的客服人员个个都特别忙,基本是昼夜运转。”企业电商运营负责人向满余向记者介绍,8月,仅天猫平台豫道食品旗舰店销量就达15万件,淘宝、拼多多等三个电商平台销量叠加,占比总销量超过30%。

如果说线上销售是不折不扣的订单式生产,那么豫道农业的线下销售也是订单先行。在省内各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便利店,都能看到息县豫道农业的产品,这些全是订单生产,有些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

一系列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薯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带富了一方百姓。自创立以来,豫道农业已在息县4个乡镇建成了8个红薯种植扶贫基地、4个扶贫工厂,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934户贫困户脱贫,实现了产业发展和扶贫双赢。

“我们要坚守做放心食品的初心,把良心做进食品,把匠心做进工艺,让豫道品牌冲出河南,叫响全国!”赵豪自信满满地畅谈着他的“小目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