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黄久生:带领更多农民兄弟听党话跟党走


□本报记者 向 炜

“北京的秋季很美,我计划过段时间带着老人们来北京看看,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希望能够尽快成行。”9月16日,潢川县委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第一句话还是家乡那让他牵肠挂肚的700多位老人。

“我永远都是那个晏岗村出来的农村娃,我永远都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我时刻要求自己不忘初心报答乡亲,担当使命不忘党恩!”

“村里有一位老党员叫黄传顺,威信很高,谁家有困难都愿意找他说说。他经常帮助我,开导、鼓励我,我那时候就想,以后长大有能力了,我一定也要像他那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当外出打工稍微有点能力后,黄久生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报晏岗村的父老乡亲们的恩情。1986年,在郑州打工第三年的黄久生省吃俭用攒了3000元钱,就用2000多元钱给乡亲们买了核桃、大枣、水果,买了几卷的确良布,拉了整整一车,连夜赶回了老家。

“那天,我们村里沸腾了。我记得黄传顺爷爷拿着香蕉,皮都没剥就放在嘴里吃,惹得大家一阵开怀大笑。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第一次体会到报恩的幸福和快乐。从那年后,我每年都要带着礼物回村里看望大家”。

1998年是黄久生给村里人办年货的第13个年头。这一年,刚到双柳树镇工作的镇长胡国平到郑州找到他说:“今年镇里的提成没有收上来,寒冬季节,有的老人身上没有棉衣;眼看过年了,有的家庭没有买肉的钱。你能不能对全镇的困难户都进行帮助?”

黄久生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这一年,他为全镇孤寡老人买了肉、买了米、买了棉衣。从这以后,这样的帮助,年年如此,再也没有间断过。

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保障,2008年,他捐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起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养老送终全部由他个人承担。

多年的赡养让黄久生与老人们情同亲人,每当他回到敬老院,老人们都很开心,103岁的刘传江老人拉着他的手像小孩子一样跳来跳去,吕中秀大娘逮住自家养的土鸡硬要他带回郑州,宋时贵老人非要为他做拿手好菜,真是比一家人都亲呀!

这些年,黄久生先后出资建设了“晏岗村久生希望小学”,在双柳树镇设立助学金,每年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先后资助122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夏楼村民组安装自来水,为家乡修桥,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的家门口。

2004年,信阳市委全面实施金桥工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黄久生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支部成立后,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双柳树镇藉的农民工党员回到了“娘家”。党支部通过QQ、微信、云视频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家乡信息,极大地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支部建有5个分支部。党支部在各个分支部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为家乡农民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提供转移就业平台,还开办农民工夜校,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开拓了就业门路,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素质。

由此,黄久生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农民工建筑队伍。在他们承建的工程中,先后两次问鼎国家建筑界的最高奖——鲁班奖和一项国家优质工程奖,还有70余项获省市优良工程,被誉为河南建筑业的“铁军”。

黄久生的建筑团队也从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发展到如今的12000多人。其中4800多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带出的农民工建筑队伍每年为家乡带回3亿多元劳务收入。

2016年年初,精准扶贫在全国全面展开。黄久生的建筑团队负责施工的新郑具茨山工地大槐树村和柿树行两个贫困村的520户村民需整体搬迁。人离开了贫瘠的土地后,致富项目和启动资金就成了大问题,尽管有小额贷款支持,但尚未转变观念的农民对借贷依然顾虑重重,为此,黄久生多方筹集260万元,资助每户5000元作为致富项目启动资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从大别山区走出来的农民工,黄久生深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各项支持“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物流越来越便捷,资源优势越来越凸显,服务保障越来越有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障碍逐步被打破,家乡具备了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为此,我在家乡荒山多的地方流转了12000多亩山地种油茶,和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起成立了一个农民合作社,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打算让村民们都来入股,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让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黄久生不仅义务照顾家乡的700多位老人,还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也有人对此充满疑惑。

“我觉得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责任。记得1998年,我第一次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心里想的就是向村里的老党员黄传顺看齐,为群众多做实在事儿。”

采访中,黄久生坚定地说:“我将用实际行动坚守回报父老乡亲养育之恩的初心,坚定地担当起团结带领更多农民工兄弟听党话、跟党走的使命,报答各级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永远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