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张居住证里的为民情怀


□新华社记者 周 科 毛 鑫

杨 帆 熊 丰

2万元=10万元,这是生意人刘建雄算的一笔“教育投资账”。

3年前,刘建雄从福建宁德来到广州做生意。眼瞅着女儿快到了读小学的年纪,办居住证列上了夫妻俩的日程表。

如果没有居住证,他的女儿只能上私立学校,学费、餐费、保险费6年下来近10万元。而有了居住证,他每学期可省去6000多元的学费,6年下来只用交不到2万元。

8月27日,刘建雄约房东一起来到荔湾区石围塘街道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办证。手续之简单超出意料:房东先提交材料确认双方租赁关系,刘建雄出示夫妻身份证,再填写居住证申领表,不到20分钟即拿到了回执单。

石围塘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鲍柳红说,现在广州还开通了在线办理通道,“群众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指尖在线申报,街道出租屋服务管理员会上门核实、网上审批、送证上门,只需10个工作日即可,非常方便。”

“漂泊异乡”,曾是41岁的杨顺生用了14年的网名。

2001年,从广西柳州来深圳龙岗打工的杨顺生,跑了几趟派出所,他拿到了人生第一张暂住证。

在杨顺生看来,当时的暂住证相当于一张出门的“护身符”,“有了暂住证,就不用提心吊胆地上街。”

2003年,杨顺生换了工作,月收入从千余元涨到了4000多元。收入变了,但暂住的身份依然没变。

得益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居住证制度改革,杨顺生前几年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居住证。

“暂”改“居”,一字之差,带给杨顺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几年,孩子读公立学校没有花一分钱,他还摇号购买了小轿车。如今,他把网名改成了“心系家乡”。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民众从农村涌进城镇,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分子。然而,由于“作客异乡”的身份,让他们遭遇“同城不同待遇”的窘境。

“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拿着一张张崭新的居住证,每年超过千万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找到温暖归宿。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发放居住证7800余万张。从3年多的实践看,居住证的“含金量”逐步提高。

深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基本建立,让更多流动人口在他乡“留得住、过得好”,进一步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