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逸
为切实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生产生活方面普遍存在的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市总工会积极贯彻落实省总“五大行动”“十件实事”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心驿站、爱心早餐“双爱心工程”建设工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户外劳动者的好评。
深入调研 周密部署
今年3月中旬,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三届六次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和突出办好“十件实事”的工作部署,提出在全市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和探索支持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3月下旬,市总工会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漯河市、濮阳市、郑州市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调研了我市中心城区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交警、城管执法人员等户外劳动者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和现实需要,考察市区适合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和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场所。
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5月下旬,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工会“爱心驿站”“爱心早餐”工作推进会,提出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双爱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信阳市工会“爱心驿站”建设方案》,明确在全市建立100家以上“爱心驿站”;探索通过支持政府开办的环卫工人食堂及社会公益组织开办的“爱心粥屋”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
“爱心驿站”建设坚持“六有”标准,即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可查。对“爱心早餐”的支持方法和支持力度,各县区根据自身情况研究确定。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
“双爱心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多方合作的工作,全市各级工会多方协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关爱户外劳动者,体现成就美好生活的情怀和担当。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双爱心工程”的建设进度,争取党委、政府对“双爱心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加强与住建、规划、城管、环卫、市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在“双爱心工程”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与相关部门进行无缝衔接和有力配合。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全市各级工会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临街商户、超市等企业参与“爱心驿站”建设和服务工作;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爱心人士等支持援助“爱心早餐”,鼓励企业通过爱心善举,进一步提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和公众影响力。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及建议,解决“双爱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双爱心工程”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市总工会印发《关于在全市建设“爱心驿站”的倡议书》1万份,分发给相关单位和户外劳动者,向他们宣传“爱心驿站”的功能作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全市各级工会积极主动宣传“爱心驿站”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意义,努力提高驿站的社会知晓度,扩大驿站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把建设“爱心驿站”作为服务文明城市创建、服务中心和重点工作、引导社会各界组织积极献爱心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强力推进,狠抓落实。8月15日,市总工会开展了“双爱心工程”观摩活动,选取主城区5个建设标准高、作用发挥好、管理较规范的“爱心驿站”和1个“爱心早餐”供应点,组织全市30余名工会干部进行了观摩和学习。观摩结束后,市总工会还组织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对全市“双爱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印发了所有参加“双爱心工程”建设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交流学习,3个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提升质量 发挥作用
全市各级工会在落实“爱心驿站”建设任务的同时,重点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市总工会统一印制了《爱心驿站服务登记簿》,要求各驿站每日做好服务及消耗品记录,每月进行汇总,层层报送市总工会。市总工会每季度通报一次,以此倒逼各站点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发挥作用。
同时,市总工会积极拓展驿站的宣传引领作用,不仅要把驿站建设成为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点、纳凉和取暖点,更要把驿站建设成为工会组织向职工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宣传工会服务职工政策的阵地。各“爱心驿站”均配备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部分配有电视机的驿站连续播放《厉害了,我的国》《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再出发》等纪录片,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感受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市总工会还将组织“爱心驿站”管理员培训,使管理员成为政策宣讲员,使“爱心驿站”成为党同群众的“连心桥”。
主动作为 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建设“双爱心工程”,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双爱心工程”建设方法。平桥区总工会利用帮扶中心的两间临街门面房,自主建设了一个标准化的“爱心驿站”;浉河区、罗山县、息县、光山县总工会依托沿街的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在信运集团专门设置房间建设“爱心驿站”;商城县、潢川县总工会利用县城管局设立的环卫所联合建设“爱心驿站”;工商银行信阳分行、农业银行信阳分行、张仲景大药房等利用营业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合理布局“爱心驿站”。
我市各级工会支持“爱心早餐”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主导,工会参与,例如新县、淮滨县、固始县;二是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依托已开展免费早餐工作的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协会,例如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目前,全市已建成爱心驿站151家,有6个县区支持设立爱心早餐站点7家,为常年奔波在户外的劳动者提供了遮风挡雨、驻足休息、喝口热水、吃口热饭的好去处。
“渴了能喝上一杯暖心的水,累了能停下到屋里歇歇脚,这避风挡雨的爱心驿站就像家一样。”一位环卫工人动情地说。
8月初,信阳电视台、《信阳日报》、《河南工人日报》对市总工会“爱心驿站”建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学习强国”河南平台进行了转载、推送,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爱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一座城市的美丽,不仅仅来源于干净、舒适、宜居的环境,更取决于城市群体的善意所体现的互助和关爱氛围。目前,市总工会“双爱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双爱心工程”成为全市各级工会关爱特殊职工群体、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力抓手,产生了“关心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良好社会效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