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肩上的茧


付克义

父亲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今年近七十岁了,他于十多年前搬到城里住,虽然没有再务过农,但是他肩上的老茧依然清晰可见。

父亲肩上的老茧,是被扁担磨出来的。在我老家,田地是梯状的,很多农事工作不便使用畜力,只能靠“挑担子”来解决。挑稻捆、挑麦捆、挑水、挑粪、挑筐子、挑簸箕等等,充满了每个日常。

记忆中,最深刻的要数挑稻捆了。每到秋收季节,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舞,我们带着镰刀兴冲冲地奔到田间。先割稻秧子,之后把它们扎成捆,再用扁担将它们挑到稻场上。两捆稻秧,一百多斤是有的,挑在肩上,便会晃来晃去,着实让人受累。而扁担,被稻捆所牵引,一会跃起,又一会沉下,其形仿若波浪,其态有若音符,好生自在。

父亲是退伍军人,干农活那真是一把好手。父亲挑着一百多斤的稻捆,看着倒也非常轻松,一点疲态都没有。那时候,我偶尔也会跟着父亲去挑稻捆,仅仅五十多斤,已经让我疲惫不堪。

挑担子,挑的时间长了,就会将扁担磨得光滑锃亮,同时也会将肩膀磨出老茧。扁担因光滑锃亮,而变得特别有质感;肩膀因老茧,而变得特别宽厚。老茧,是扁担与肩膀共舞而来的“华尔兹”,它充分展现了“劳动”的朴实之美。

父亲肩上的老茧,不仅是勤劳的象征,还是坚韧的象征。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即使肩膀被磨破了皮,他也从来没有放下过担子,歇歇脚,因为他深知,他所挑的担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对于父亲而言,勤劳地挑着担子,虽然磨出了老茧,但也磨出了家庭的好日子。“好事多磨”,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怕压担子,不要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和韧劲儿,终究会取得成功。

每次看到父亲肩上的老茧,我就会想到一句古训,“铁肩担道义”。当“担子”变成了“道义”,铁肩更有了一层精神寓意。而肩上的老茧,则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担当”之美。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撰写过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止的决心。这副对联,虽说是写给友人的,但实际上却也是关于自身从事革命工作的真实写照。在祖国山河破碎的危急时刻,他主动站了出来,将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民族解放扛在了肩上。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铁肩精神”。这一精神,鼓舞和鞭策了几代人,并将继续激励着后来人。

父亲肩上的老茧,也是荣耀的象征。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人们对“挑担子”这一日常劳作,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河南林县石板岩镇的几代供销社工作人员,穿越沟深壑险的太行山脉,用扁担、铁肩和双脚,把生活用品挑上山,又把农产品送下山。七十年来,他们将“为民服务”深深地楔入肩上的老茧里。在河南林州,有一个特殊的纪念馆,叫“扁担精神纪念馆”,它就是为这几代供销社工作人员而建的,它就是要把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遍祖国大地。

河南,是我的第一故乡,那里孕育出了“扁担精神”。无独有偶,上海,我的第二故乡,也孕育出了“小扁担精神”。全国劳动模范杨怀远,他曾是上海市海运局“长柳轮”服务员,他几十年如一日,肩挑小扁担,千方百计为旅客排忧解难,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被人们誉之为“小扁担精神”。由此看来,我的故乡的原风景,非“扁担精神”莫属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