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电大岁月


尚木

我在商城县丰集高中读完高中,即被留校当了一年半代课教师,接着在丰集乡广播站工作了一年半后,又被调至县广播站做编辑,一直没有走进大学校门的机会。直到1982年春,我偶然得知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开始招考业余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时欣喜若狂,立即邀约在县公安局工作的高中同学宋文明,跑到县电大工作站报名处报了名。

领取准考证后,距正式考试时间只有十多天了。我和文明同学一商量,各自咬牙拿出六七块钱(那时月工资仅有三四十块钱),去简陋的县政府招待所找熟人说情,订到了该所的一间小客房,可连续使用一星期。我们俩吃住在此,买的是价钱最便宜的饭菜,每个昼夜也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就这样不知疲倦、昏天黑地地复习备考。我们临阵磨枪,紧张地复习了十来天时间,竟然幸运地在全县报考的200多人当中,均以前10名的成绩而被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这天,我骑着自行车一路哼着歌,绕城转了一大圈,好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开学后,我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就是每周(那时候一周工作日为6天)用三个半天到电大工作站教室听取教授授课录音(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聘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著名教授、讲师讲授该专业的12门课程,然后制作录音带逐学期配发到各级电大教学点);完成一定量的课程作业,每学期期末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同时,通过平时听课考勤记录、作业完成情况、各科考试成绩和历次考试中遵规守纪及综合表现,进行学分制、规范化管理。

我在进入电大学习的当年结婚成家,第二年春节前就欣喜地抱上了儿子。第三年被提任县广播站的副站长,那时确实是工作忙,家务多,加上电大学习,整天忙碌得像个转动的陀螺。

为了摆正工作、学习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我努力理顺头绪,将8小时的上班时间集中投入工作,从不敢有一丝懈怠;早晚时间和节假日基本用于学习和做点家务。那个时期,我正当年轻,精力特别旺盛,工作学习再忙再累,也并不觉得什么。不仅没感到有啥压力,精神上反倒轻松愉快。只觉生活之路洒满阳光,而且时有一丝丝的微甜在心间流淌。

妻子杨景云在县工商银行上班,对我的工作学习非常支持,照顾孩子和家务活几乎是她一人担着,我则极少分担。她的单位给她分配了一小间住房,位于县城老旧的南关街上,处于市面,整日里人声喧闹。我读电大的那3年里,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斗室即成了我的学习室。特别是每到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我则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记得是1984年的那个夏天,天气好像特别热。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夜晚躲进这个小阁楼的逼仄房间里,坐下来看书复习不一会儿,身穿的背心、短裤就被汗湿了。我干脆光着膀子,把两脚放进装满凉水的洗脚盆里,一边摇头晃脑地念着或背诵着书本上的东西,心下又一边反复地默记着。那个年代,房间里不仅没空调,就连个转动的电扇也没有。夜间睡觉,就用拖把和抹布把水泥地板拖净擦干,然后再铺上个竹席子。躺下来后,我握一把大蒲扇,一边不紧不慢地扇着,一边打着蚊子。心里边还在认真地默读着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部分内容:“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是多么坚贞而伟大的史学家啊!此时此刻,我心中肃然起敬。我在治学求知上,不正需要学习司马迁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吗?

正在联想中,忽然,又听到楼外刮起了大风。很快,即响起“哗哗啦啦”的暴雨声。这突来的暴风雨,进而引我忆及“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那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足可见之啊!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正是有了这样的无数赤子和脊梁,才得以生存、发展……这么想着想着,自个儿就不知不觉地入眠了。第二天清晨,天刚放亮,我就早早起床,是整个小楼里第一个迈出大门的人。

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地点在信阳师范学校。记得集中乘车前往时,我手上掂了本《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登车后,我时而翻一页,时而背一篇,随着车子的颠颠簸簸,一路行进到考点,大概三四个小时过去,我即背诵且熟记了80余首(篇)古诗词与经典短文。

电大学习的三年,是我人生中的金色年华。那三个学年,我连续被评为优秀学员,头一个学年所获奖品是一部《康熙字典》;第二学年的奖品为《辞源》,后一学年所获奖品是《辞海》。这三套学习工具书已伴随我30余年。每次搬家,我都首先把这些工具书等书籍,第一时间搬放到我家新居的书柜里。1994年秋,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为纪念电大创建15周年,在全省电大学员中通过层层推荐筛选,选定约60人的先进事迹,编辑出版了《桃李芬芳满中州·河南电大英华录》一书,本人也有幸忝列其中。

那三年的电大学习,使我丰富了知识,增加了学养,特别是滋养了我坚持自学的一点好心志、好习惯。电大毕业后的1986年,我个人身份由合同工转为国家干部(我们那一届电大学员多数被录用)。同年又被推荐为商城县和信阳地区“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光荣出席了河南省优秀青年人才代表检阅大会,受到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科技干部局和共青团河南省委等部门、单位的联合表彰,被授予“骏马奖”。个人一点事迹也入选了《中州中青年人才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