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明
好久没上鸡公山了,日前陪客来到山上,在去报晓峰的途中,去了趟路边的公厕。令我惊喜的是,景区内厕所干净程度与昔日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下山回到市内,又陪客人逛和美商场,去了次商场里的厕所,再一次令我眼前一亮:信阳市的商场,也有如此卫生的厕所!
明亮、清洁、无异味、无蚊虫,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和洗手盆都很干净,与大城市的五星级宾馆的厕所相比毫不逊色。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商贸之地,能有这样的如厕环境,搁早些年想都想不到。
滴水虽小,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小小的厕所,使我联想到景区、商场领导者的眼光、理念、思路和管理水平。我曾多次听过议论,厕所本来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再干净能够干净到哪里去?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了,功夫用多了那是花冤枉钱。
早些年,信阳市的旅游景区厕所较少,卫生条件较差。城里头大街上的公厕也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商店,难以找到对顾客开放的公厕。逛商店遛大街如果内急,那是干着急没法子,最好的抉择是赶紧往单位里跑。
单位里的公厕,多为旱厕,条件简陋。一般的蹲位之间,没什么隔挡。做了隔挡墙的,算是好的。一排蹲坑,冬天从坑底往上吹冷气,夏天翻起的气味熏鼻子辣眼睛。一年之中,多半时间蚊蝇乱飞,蛆虫漫爬。管得好些的,撒些六六六粉,或者喷喷敌敌畏之类的杀虫药。
农村厕所更为简陋。我小时候所住的村庄,有几家把旧缸埋入地下,四周扎麻秆围栏,或垒一圈土坯墙,缮个草顶,就成了茅厕。每次如厕都要小心翼翼,防备茅缸里的粪水溅到屁股上。有的家庭一度没有茅厕,屋墙后头便是方便的地方。每次方便,得先左右张望,确认没有行人过来。晴天,污染空气;雨天,污物随水流进宅沟,污染水源。
较差的卫生条件,导致疾病多发。常见的如寄生虫病。特别是小孩,三天两头服打虫药。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发作时,肚子绞疼。钩虫病、血丝虫病在乡村也时有发生,倒霉的人还感染过猪绦虫,治起来相当麻烦。
即使在地委机关,厕所的卫生条件也不值得称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被调到地委工作。办公楼和宿舍楼在同一个大院,大院里有两个独立的公厕,分别位于办公区和生活区。工作人员集中在两幢两层楼内办公,楼内没有厕所,如厕得去楼外公厕。我住的筒子楼,也没厕所,夜里小便,用痰盂将就,早晨起来首先要办的是去公厕倒痰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家搬进新居。那是平房隔成的三卧一厅的套房,另有一间续建的窝棚式厨房。如厕要去家属区共用的旱厕,距离约百米。夜里远行不便,就在家里放个便桶。早晨起来就要提着便桶去公厕。
麻烦的是逛商店。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市区没有什么大型商场。逛些小商店,如果内急,商店里找不到厕所,哪里解难?街道上公厕又少,哪里能救急?明智的,立即往回赶。快憋不住了,心里默念一二三,绷紧神经,转移视线。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市里盖起了一座百货大楼,上中下三层,面积在当时最大,商品较全。这得益于时任地委书记刘玉斋。刘书记来信阳任职之前担任省商业厅厅长。来信阳任职后,回省城争取到80万元专项资金,为信阳办成这件大好事创造了基本条件。不过,这座楼也没解决顾客如厕难的问题。
十年之后,信阳市的商场多了起来。上海商场、亚兴商场、友谊商场、北京商场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市里零售业红红火火。从规模上比较,有几个超过了百货大楼,然而,顾客如厕还是个难题。
在单位里,如厕虽然不是问题,但多不舒雅。旱厕的特点,就是粪水集中到粪坑里,多天才能清理一次。每次清理,都难以清理干净,还留着底子。所以,臊臭气味,一年四季都无法消除。特别是夏天,蚊蝇蛆虫无法灭光。连下几天大雨,泥水混流,灌满粪坑,污水外溢,也是常有的事。
那时候,市区集中在浉河北岸,南岸菜农居多。举目而望,满眼菜地。住户的园边、屋边,挖有粪池。进城拉粪,是日常工作。每天都有人挑着粪桶,或者拉着粪车,到市区拉粪,一路散发着难闻的气息,时不时还掉落几滴粪水。运粪的人与行人迎面相遇,行人往往侧身而过,或以手掩鼻,或者憋住呼吸。
菜农们似乎不大在意。多产蔬菜多卖钱,需要多施肥料。沤制农家肥,是一项基本劳动内容。日复一日,就那样地拉着挑着。将粪水先倒进池子里发酵,施肥时再用粪勺舀出来。他们无论在家门口休息,还是在田间劳作,顺风的时候,免不了闻那难闻的气味。
现在,街上的厕所多了,卫生质量总体水平也提高了。街头巷尾,出现了“星级厕所”。城市里淘汰了旱厕,改成了冲水式厕所。居家住户也用上了冲水式厕所。
近年来,政府主导,积极推进“厕所革命”。从城市到乡村,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强劲动力。“厕所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技术革命,经济环保、便捷人性的厕具越来越丰富,在解难的同时,也增添了舒适度幸福感。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改善厕所卫生状况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顶层的明确要求,促使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各场合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难题。
强抓多年,成效显著。放眼未来,任重道远。坚持抓下去,如厕问题,将越来越不成问题了。
(作者系市政协原副主席)
征稿邮箱:dyk6227108@163.com
联系人:陈 柳
电 话:0376-6227108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