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宇 图/戴子翔
申城飞来沪上客。8月20日-24日,上海戏剧学院组织20名师生赴信阳开展“行走的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中国,有两个城市被称为“申城”,一个是上海,一个叫信阳。信阳是山之城,水之城,食之城,红之城。作为同样拥有“申”元素的城市,这一次上海戏剧学院师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定不负此行。 8月20日下午,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一抵达信阳,就前往城阳城遗址博物馆参观交流。那里是打开信阳历史文化的一扇门,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在城阳城遗址博物馆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信阳古老发达的物质文明,更能找寻信阳南北文化交融的源头。“原来,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的《东方红》音乐是用这里出土的青铜编钟演奏的,这真是太神奇了。上海与楚国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没有想到,信阳也拥有丰富的楚国文化。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刚一开始就让我大开眼界,期待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有更多的惊喜。”来自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韩铭哲在参观时激动地告诉记者。 信阳灿烂的楚文化让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们如痴如醉,仿佛穿越历史,回到楚国鼎盛时代,而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更让师生们肃然起敬。8月21日,当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为师生们讲述大别山红色革命历史时,一幕幕激人奋进、感人至深的革命场景让师生们感触良深,久久不愿离去。“这些都是书本上、课堂上见不到的知识。我们目睹一件件革命文物,聆听一个个革命故事,记住一位位革命先烈,用心感受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巨大牺牲,对于我们老师触动极大,对这些学生而言,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知道过去的不易,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把握未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支部书记张麟感慨万千。 你想了解关于舞蹈方面的创作与构思吗?你想了解如何为文化产业注入创新思维吗?你想了解音乐弹唱的魅力吗?在这次上海戏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信阳行活动中,该院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为我市广大文化文艺爱好者进行了面对面授课。“没有想到这里有这么好的舞蹈工作坊,也没有想到来了这么多舞蹈爱好者,更没有想到原计划的授课时间延长了这么久,这次来信阳,我充分感受到了信阳的文化魅力,真切感受到了信阳人民对文化艺术的无限热爱,真心地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希望用我的所学所知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启发,在彼此对艺术的交流中加深感情。”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庄丽在8月22日的授课现场告诉记者。 光山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一次,来自光山县花鼓戏非遗中心的艺术工作者与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们用各自擅长的艺术表演切磋了一番。来自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刘锦鹏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花鼓戏,对她今后的学习有许多启发。希望光山花鼓戏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吸纳更多的现代舞蹈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重温红色历史,弘扬长征精神。罗山县何家冲,是红军三大长征出发地之一。这是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行走的课堂”暑期社会实践信阳行的最后一站,是终点,也是起点。8月23日,由信阳市政府、上海戏剧学院、信阳市纪委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学工部、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罗山县政府承办的“新时代的长征路”专场文艺晚会在何家冲举行。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和我市的文艺工作者共同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舞蹈、歌曲、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整场文艺晚会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70周年这一主线,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潮迭起,掌声不断。“作为一名参演者,我相信通过这种文艺演出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丰富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午我们还参观了何家冲红色遗迹,重走了长征路,重温了红色记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还有学生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我们的艺术成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晚会现场,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石灵激动地说。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行走的课堂”暑期社会实践信阳行活动,将为今后上海和信阳两地更好地开展校地文化交流合作架起联通的桥梁。曲终人不散,相聚会有时。即使相隔千里,有了这座文化交流的桥梁,相信重逢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