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继梅)为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的活力与战斗力,今年以来,罗山县高店乡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依托产业,留住本土人才。该乡针对从事种植、养殖人员较多和大量的劳动力留在本土自主发展产业的这一良好态势,加大对花生种植、“稻虾共作”等农业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农家课堂”“田间课堂”“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致力于培养一大批会种植、会发展、不离本土的带头人。
严把入口,优化队伍结构。在学历上,该乡要求村级后备干部一般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在年龄上,要求村级后备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在能力上,优先考虑从事种植养殖、发展特色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及带贫能力的大户、专业合作社和致富能力强、关心村集体、热心村公益事业的群众作为后备人选。
设立岗位,提升实践能力。该乡根据村级工作需要,结合后备干部特长安排合适岗位,把培养工作与“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建设、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落实党员承诺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交任务、压担子”的实践锻炼和岗位交流,促使后备干部增长才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级发展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