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张军锐 查理达
8月24日中午,在平桥天龙酒店后厨的操作间里,炉火映红了厨师的脸庞,炒锅上下翻腾,炖罐醇香环绕——虽然20余名大厨、小工进出忙碌,但配菜、炒制、出锅等工序井井有条,没有丝毫杂乱。作为菜品总监,许小报在每一个灶台前巡查,兴致起时,他亲自上灶,接过徒弟的大勺亮出绝活。炙热的炒锅翻转腾挪,瞬间,一道标准的信阳菜展现在记者面前。
“我小时候就喜爱做饭,这种爱好不仅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也让做餐饮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许小报对记者说。
今年36岁的许小报是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因为对信阳美食的热爱和执着,加之持之以恒的坚守,他对信阳菜的制作熟稔于心,并于今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注册烹饪大师。
怀揣着学一门技艺的梦想,2002年,许小报和家乡的十几名伙伴到信阳学习厨艺。“我们当时到信阳龙潭酒店做学徒,学厨艺需勤快,能吃苦,眼睛里要有活。当时,我每天都很早赶到厨房,把师傅炒菜的各项工作提前准备好,目的是多学点技术。时间长了,师傅对我的准备工作很放心,也就真心实意地传授给我烹饪技艺。”许小报说。
从事厨艺要先练习刀功。开始练习刀功时,许小报手指经常被刀切破。“学炒菜先学颠锅,初学时很容易烫伤手胳膊。你看我这手指和胳膊,至今还留着切伤和烫伤的印记呢。”许小报说着,挽起袖子让记者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凡成就一番事业,无不需要坚韧的意志和长期的不离不弃。在做餐饮上,许小报不仅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而且,在烹饪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用心钻研。“做菜和干其他事情一样,需要用心。心神合一,才能把一道菜、一煲汤做得有滋有味,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技艺。”许小报说。
做餐饮是件辛苦的活,但许小报说他从事烹饪从未感到累。“原来和我一起学厨师的伙伴们,因为受不了厨房中的辛苦,都转行了。但我一直坚持下来。我总感觉我的生命属于厨房,我一进后厨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掌勺颠锅就来了灵感,把每一道菜当成我精心制作的工艺品。”
做餐饮成就了许小报精彩的人生。从当初南漂到信阳的“穷小子”,到后来在信阳买房成家,他成了真正的信阳人;靠匠心精神,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他用信阳的食材,制订出了信阳菜的烹饪标准,为我市推广信阳菜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荣获中国注册烹饪大师前,作为河南烹饪大师、信阳市技术能手的许小报,在河南省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中获得特金奖;2017年荣获河南省金厨奖;2019年,在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中获得金奖。
“厨艺无止境,需要不间断地走出去学习交流。”许小报说。近年来,许小报多次到省内外学习、切磋厨艺,在致力推广信阳菜烹饪技艺的同时,吸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信阳养生菜在中国菜的大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干什么,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漂浮不定,眼高手低。只要坚持、坚守,勤奋好学,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都能成为大国工匠。”作为信阳市名厨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许小报真诚地告诫餐饮行业的广大从业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