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文/图
“我们签约了!这样一来,社区提供平台,等到65岁后体检保健就都有了!现在,街道、社区和区交通医院已经为我们这儿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建立了‘健康档案’啦!”8月22日一大早,居住在浉河区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的居民李纯,就来到八一路中段的民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内,她参加健康体检活动后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上述信息。连日来,就五里墩街道与区交通医院携手,签约服务社区老年人健康项目,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看护居民健康
8月22日,该街道及民族社区、区交通医院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是以区交通医院的‘家庭医生’为主、以其服务团队为辅,通过签约方式,与社区老年人家庭建立起主动、方便、有效、经济、连续、综合、长期、安全、稳定的健康服务关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便全程看护、守护、维护签约家庭老年人的健康,力求对老年人的病患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力争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防患于未然。
8月2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东方红大道西段与关桥接壤处,发现几位老人在此乘凉,就上前搭讪。也曾从事过社区工作的78岁的陈志华老人跟记者聊道:“作为一名老党员、老麻纺厂的老职工,我得替社区说句公道话——她们太辛苦啦!现在不单单是创卫、创文,还要参与社会扶贫,社区班子就那四五个人,咋转过来圈呢!”8时许,记者在社区居委会,见到党支部书记叶林,她与辖区几位工商界爱心人士即将出发,前往吴家店镇开展扶贫活动。谈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叶林快人快语,“这个项目,我们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跟区交通医院合作已经好几年啦。”
9时许,记者与民族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魏丽艳一同前往民族胡同,她边走边介绍,去年秋, 70多岁的刘秀荣老人患腰椎压迫性骨折,动弹不得,不得已打通了签约医生马强大夫的电话,我们社区又赶紧联系区交通医院,配合老人的治疗与康复,直至其住院一二个月能够下地依靠拐杖行走。
走进刘秀荣老人家里,记者发现老人盘腿坐在廊檐下的木椅上,身旁放着根拐杖,聚精会神地玩平板上的棋牌类游戏。老人家十分健谈:“不乐观,又能咋地,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事,要搞好工作,还要搞好自己的小家,总不能扯后腿不是!”“平时饮食起居还行吧?”“基本还行,小女儿一有空就来给我做饭。要是她来不了,我就拄着拐杖下碗面条吃算了。”记者注意到,刘秀荣老人的两条腿粗细胖瘦显然不一。“老人家,您这两条腿还能盘起来?”老人说:“现在不碍事了,多亏社区跟交通医院大夫三天两头上门来帮我做康复治疗。”刘秀荣老人边跟记者热聊、边拉着社区干部的手感叹:“要说,我这把年纪还能有这样,社区出了大力啊!”
守护居民健康
近几年,区交通医院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方位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据区交通医院党支部副书记、五里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栾燕介绍,医院上下,从院长到医生、护士,从门卫到食堂员工,大家尤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风雪交加的冬天,一民工被外地一黑砖窑老板骗去干了两年活,却没得到工钱,而且右下肢也因工伤、冻伤合并败血症,须马上截肢,否则危及生命……尽管患者身无分文,家境窘迫,区交通医院院长白美胜闻讯果断地让其入院并亲自主刀为患者做手术。术后,白美胜带头并号召全院职工捐钱捐物,指定专业护理人员,要求医院食堂专门给患者及家人送水送饭。随即,白美胜又为其申请司法援助,依靠法律惩罚黑心老板,为患者追回16万元工伤费,同时联系假肢厂为患者定做假肢……患者康复后屡次要跪谢恩人,白美胜每每总是以“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而谢绝。
民族社区92岁杨奶奶,罹患高血压、糖尿病20多年,俩儿子都在外地。一度因糖尿病综合征导致肾衰竭,区交通医院“家庭医生”雷成团队获悉此事,主动上门为老人检查、护理、治疗,直至其安详离去。今年,区交通医院“家庭医生”、内科主任樊俊国团队及护士朱景霞,在一心梗患者病榻前守护一天一夜,待病人度过危险期才松口气。每当看到被治愈的患者及其家属眼中噙满感激的泪水,区交通医院“家庭医生”马强团队等白衣天使就深刻体会到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职业神圣和人生价值!
维护居民健康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是不争之事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迫在眉睫。五里墩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为,人民群众健康与否,是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据了解,民族社区属一个老龄化社区,老年居民多,困难群众多。因此,去年以来,街道联合区交通医院,确定首先以民族社区为试点,采取“家庭医生”签约的方式,为社区65岁以上的500多名老人和百余户低保户、困难户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让上述群体享受到医护人员的上门服务,逐步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城市居民卫生健康维护的新机制。
8月24日,街道及民族社区、区交通医院负责同志介绍,面向已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纳入健康管理的老年居民,医院一方面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至少一季度进行一次随访或一年4次随访和一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一方面,成立医院“家庭医生”若干团队,点对点对口服务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截至目前,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辖区,“家庭医生”对65岁以上老人签约率90%,低保、困难家庭签约率100%,基本能够着眼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离不开健康。8月25日,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继宏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共建美丽浉河、共创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抓好民族社区这个点,以点带面,依托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等医疗资源,力争尽早将12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居民的健康需求纳入街道社区服务的范畴,构建辖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