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以上率下,行胜于言。“不论是班长的权威,还是兄长的感染,金书记和袁县长都这么拼,咱咋还有理由不跟着往前冲?!”息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学超的心声,亦是息县干部的共识。
县四大家领导纷纷挂帅,担纲一项项重点工作。一项工作一套专班,一抓到底、一揽子综合。双组长制、战区制等一项项超常规的工作机制相继建立,确保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作风在一线锤炼。
变化也随之而来。亲民近民意识、冲锋在前气质、抓铁有痕力度……息县干部作风里长期欠缺的“钙质”,在潜移默化中渐渐生长。
作风建设是把“金钥匙”
2017年4月,在全县上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之际,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给了息县一个“下马威”:由于考核发现问题,息县被严肃追责。
“我们目前的工作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别人正在做‘从有到优’的提升。就像考试,我们虽然从不及格提高到了80分,但别人却都在90分以上,我们仍然处于后位。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往后我们越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面对困境,金平和风细雨的话语却如重槌敲响鼓,吹响了“百日攻坚”的冲锋号。
直面问题、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息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工作全局,建立了工作落实预警、督察巡查、黑旗红旗等制度,硬起“铁腕”,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改善民生、强化弱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县先后开展了“听民声、转作风、促脱贫、大走访”和“三走进一宣传”活动,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群众11.9万人次。
这是一份舍我其谁的特殊担当。在连续开展的三轮“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县党员干部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节假日,连续两年都是“5+2”“白+黑”。县四大班子成员示范带动、走在前列,全县348名脱贫指导员、1232名驻村工作队员、13388名扶贫网格员牢记职责、冲锋向前,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人人种好“责任田”“承包地”,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戮力同心,尽锐出战,脱贫攻坚战场成为息县锤炼党员干部的大熔炉、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为民谋福祉的主阵地。“息县干部的血性‘杀’出来了。”息县小茴店镇党委书记张巍深有感触地说。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饱含多少深情。一本本厚厚的驻村手记、一张张温暖的笑脸,成为息县乡镇干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标注。
转变作风,唯有实干,更得担当。为引导激励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息县深入落实《信阳市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并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倒逼干部改作风。
在“战场”选强将,息县县委将30名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20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重用为副科级干部,分别任专职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巡查专员,对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硬仗”中表现突出的452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与之相应,2016年以来,全县立案惩处“庸懒散奢贪”、不作为不担事的党员干部17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7人。
抓作风,抓出了干部的执行力,也抓出了干部的精气神。如今在息县,干部把下基层当作一种信任、一种荣誉、一种事业,争着干、比着干、拼着干。
90后夫妇岳腾霄、何蕾,孩子还没断奶就双双选择了驻村。从大学到机关,再到农村,何蕾说,驻村的这两年,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每当困顿时,她的耳边总会响起县委书记金平语重心长的话语:“如果大家只把岗位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就会越干格局越小、越干越累;如果能看到自己肩负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千斤重担也压不垮我们的精神意志,而且越干越有价值,越干越有成就感。”
“千斤重担也压不垮的精神意志”,正成为越来越多的息县干部共同的精神力量和内化追求……
改善民生是制胜法宝
民生欠账多,是制约息县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金平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打好“三大翻身仗”,实施教育、交通、医疗、文化“四大振兴工程”。
旌旗猎猎作响,聚力无坚不摧。从此,息县巨变慨而慷!
作为全县“四大振兴工程”之首的教育,在全市多年位居“息老十”,更是被息县人辛酸地调侃为“一把手工程”,由于大班额突出,很多孩子只能一只手背在身后斜着身子上课。
为了息县的未来,必须痛下决心彻打教育翻身仗!
这种决心落实在对教育的不惜投入上:三年来,息县新征建设用地2300多亩,新建21所中小学校,解决了3.5万个学位。全县教育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总投资16亿元、210个教学班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建设,更是息县教育振兴浓墨重彩的一笔!
且看一组让人难以置信的数据: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合作,从动议、考察到签约,仅用40天,是华师面向全国开办100所附属高中中唯一一个在建即签约的学校,是第66个签约第33个开学的;高一校区70个教学班8万平方米的单体建筑,从开工建设到招生开学只用了短短的5个月!
这令人惊叹的“息县速度”背后,是决策者的睿智担当,是职能部门的协同作战,是施工团队的高效管理,是一线工人的分秒必争。
“为保证息县高中开学通行,李若星大道的建设工期被压缩到最低。盛夏酷暑,50多人的施工队吃住在工地,24小时轮班突击,个个汗流浃背,却热情不减,硬是保质保量地将工期提前了30天。”息县公路局副局长任春光记忆犹新,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两年,在大打交通翻身仗的战役中,提前完工的项目何其多!
息县人铆足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交通佳绩:高速公路建设引人瞩目,大广、淮息、息邢和即将开工的安罗高速构建起贯通息县的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改造成绩斐然,形成了以G106、G230、S337、S336线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
交通振兴更直观地体现在农村公路上。三年来,息县投资2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2000多公里,2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公路、客车和邮政“三通”。
息县人还一口气高标准完成了3000多公里的路肩培护,成了全县一道靓丽的风景。“进了息县坡,道路像鸡窝”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大手笔当然不止这些。这两年,息县人像变魔术一般,在城东新区兴建了一座新城——商务中心区。
商务中心区从无到有,最能考验县委定力和干部功力。由于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结,拆迁难度极大,“三年迁不走一座坟”。
上任伊始,商务中心区党组书记、主任夏映金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他带着当时仅有的13名干部,拿出多年在基层做群众工作的“杀手锏”,仅用一周,就将13座坟悉数迁走。
首战告捷。面对“天下第一难”的征拆工作,商务中心区将工作做到了极致:13个征拆指挥部都安营扎寨在村部,都挂有国旗和党旗。每天天不亮,他们都要面对党旗,在庄严宣誓后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安置区放在寸土寸金的“三旁”:学校旁、公园旁、医院旁。孩子上学有困难,家里老人生病,指挥部样样都管。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只要党和政府有号召,群众就有行动,需要拆屋就拆屋,需要砍树就砍树,需要迁坟就迁坟,即便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
人心一变,奇迹出现,商务中心区实现了和谐拆迁。短短三年,征了将近3万亩地,拆了47个村庄8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迁了2万多座坟,没有强拆一户,没有出现一起意外事故,没有一起上访发生。
类似的“奇迹”,在息县层出不穷。在夏映金看来,秘诀在于,“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里,把实实在在的当下利益给了群众,把发展的长远利益向群众说明白了,群众相信党、相信干部。”
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近三年,息县累计投入城乡建设资金近100亿元,切实把一件件民生工程干成干好,使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这种获得感,还体现在似乎是一夜之间“变得不敢认”的县城里。息州森林公园、龙湖公园、濮公山地质公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息夫人纪念馆、马援广场……过去无处可看的息县如今让你来了就不想走。
有两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18年,息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较上年下降41.42%。其中,上级转办交办量、本级受理量、中访量较上年同期下降45.16%、37.98 %、61%,实现了“四下降”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息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2%、10.7%,增速均居全市第2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作风的传承与发扬间,息县速度、息县奇迹正一个个被刷新,“息县人能干大事,能成大事”的共识正在凝聚。息县作风的“软实力”,正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硬发展”。一个更加美好的息县蓝图正在擘画,息县巨变仍在续写……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