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文如其人


司倚瑞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文章之妙,或许在文字、意境、思想三端,文字精美清新,总归为最好;意境完整流畅而不失于琐细,此事为难;而思想恐为最重要者。需博览、冥思、沉淀,方有彼此会心处。情感、经历、气度、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美的,那是作文之人生命的体验与展现,是一种不得不的言说,否则为何要写?

古语有云“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这一志一道在某个时点以一字一句一段一篇定格下来,就是作文之人所作之文,或壮志,或柔情,或论道,或讲理,或空谷足音,或阳春白雪,或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其人所思所想,皆跃然纸上。

你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活生生的你。

凡做人与作文,都离不开“真”“正”二字。返璞归真,浩然正气,在我看来便是做人与作文的本源与归宿。

一曰“真”,“事无大小,无远近,苟思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文章的灵魂在于真实,弄虚作假、无病呻吟的文章即便看上去炫彩夺目,实为行尸走肉,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辞藻堆砌的乱石罢了,再艳丽的文字也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人为了些许目的而做出的“假”文章,实际上就是戴着欲望假面的作文之人,其人有所图,其文必有假。

用在人身上,即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华而不实的空壳子。不少人在年少的时候写文章,总会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体验,说是矫揉造作也好,附庸风雅也罢,毕竟是年少时对精美文章的向往,想来也在情理之中。人在年少之时即使在学识方面业有小成,但在人生阅历方面却不会那么充盈多彩,没有那种在经历人生苦辣酸甜和沧桑坎坷之后的感慨和顿悟。正所谓无血泪不得以彻,无春秋不得以悟。

文章求真,无岁月与阅历的沉淀而不得。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章亦是如此。完全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生活而虚构出再完美的意境,也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原因在于读者与文章没有产生共鸣,你所设计出的乌托邦在读者的心中没有任何形象的铺垫,换句话说,就是不真实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二曰“正”,做正直之人,作正义之文。天地善养浩然之气,正如“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鲁迅先生。以笔为枪,勇与黑暗斗争,以文为旗,唤醒麻木国人。人行得正,所作之文更是堂堂正正,凛然大义,是为民族脊梁。

古时候,“文正”是历朝历代文人入仕后梦寐以求的谥号,凡得此谥号者,莫不是天下文人敬仰之人。何为正,清白守洁为正,图国忘死为正,内外无怀为正,直道不挠为正,心无偏曲为正,守道不移为正。文正如范仲淹、曾国藩,无一不以天下为己任,皆为将国家与民族担于肩上的侠之大者,无一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典范,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正因有此正气,才有了在岳阳楼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有了在战地边关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才有了在月下御街的”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人之正气,外于形而内于心,化作文字写在纸上就是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文章。于公于私,充满正气的文章代表着责任与担当,是对自己的解剖与反思,是向社会大众的扬善与警醒。作正义之文,是每一个作文之人最起码的良知,凡是心存善念,明辨是非的人,非善而不为,非正而不文。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到一个“美”字,心怀美好的人善作美文。古今中外,壮丽可美,优雅可美,清新可美,妖艳可美,孤独可美,忧愁可美,离别可美,悲伤亦可美,作文之人一心追求美的事物,凡入眼之物皆可为美。浪漫主义也好,现实主义也好,美的定义千千万万,不一而足。美具有普世价值,如此说来,美文映射出的是作者一颗“爱美”的心,更是作文之人对人世间的爱慕与眷恋。

撇开作文不说,愿我们都能做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正义的人,一个心怀美好的人,言尽于此,与君共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