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阳
“虽然年纪大了,但日子有过头了。看看我们村周边环境,有古树,有池塘,满眼绿,可增收,在这养老美美哒。”
8月5日,当记者来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王冲组时,70岁的老人曾广珍正和老伴在屋前的池塘边纳凉。
谈起这两年的变化,曾广珍说:“那变化可大了。房屋按着原有的布局重新修葺,路面硬化到了家门口,进来出去都方便了,现在下雨鞋上想沾点泥都难呢。多余的房子正统一进行民宿改造,再过两个月就能提供‘吃喝玩乐住’一条龙服务啦。”
2018年,帅洼村投资61.8万元对王冲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我们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交农家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特征,就地取材、自然而然、顺势而为,对传统绕山而建的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了保护和科学修缮。能不拆除就不拆除,联合村民进行立面改造,使村庄更具田园风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帅洼村党总支书记胡善信在介绍如何构建美丽乡村时说。
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帅洼村规划出生态、农耕、庭院、自然环境四个旅游区域,打造集农业观光旅游、领略山村风土人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家一日游”,把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促进生态观光区、生活娱乐休闲区的功能发挥,加快村级旅游品牌的形成,加快全国文明村创建的步伐。
“这里地处山区,耕地面积1340亩,山林面积16000亩。我们只有念好‘农字经、林字经’,才能调好调优农业产业化。林业是帅洼人的绿色银行,生态文明是打开向外对话的窗口。”话及如何走好农村发展之路,胡善信说,“我们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对大塘、河、库、沟、渠修缮,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制定科学兴农战略。针对农民缺乏技术的问题,先后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导村民学习高产水稻种植技术,生猪、塘鱼养殖技术,高产红薯种植技术,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等农业科技知识。”
目前,帅洼村粮食生产自给自足,成立了茶叶深加工、脱毒红薯粉条深加工、农林果深加工、扶贫互助、土地专业等五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个合作社年创收1200万元左右,渔业、畜牧业年创收300万元左右。合作社不仅有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和低收入家庭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村集体每年经济收入6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