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市20余万亩再生稻——

点亮农民致富新希望


□本报记者 唐 车

昨日,记者跟随市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潢川县魏岗乡种粮大户汤守山的再生稻田边,见汤守山看着即将成熟的一片片水稻,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喜悦来自希望。即将成熟的水稻不是普通的水稻,而是再生稻,简单讲,它如同韭菜,割完一茬再长一茬,种一季收两茬。

“传统的稻麦轮作种植收益周期长,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农田荒废了不少。引进再生稻后,不仅种植成本减少了一半,收益也大大增加!”去年,在市农科院专家们的指导下,汤守山试种了100多亩再生稻,虽然平均1400斤的亩产量与传统的“稻麦”轮作两季总产量相差无几,但每亩的成本却低了近400元。据了解,2018年,汤守山种植再生稻的纯收入7万余元。

市农科院副院长刘祥臣研究员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再生稻育秧期间气温偏高,移栽期间气温变动幅度不大,有利于安全育秧和移栽,但受春旱影响,水源缺乏的地区移栽推迟,目前尚未发现有较重的病虫害发生。从再生稻的生育进程来看,目前已进入再生稻的成熟期,前期持续干旱,有利于再生稻分蘖期的湿润管理和够苗后的晒田控苗。前一段时间的降雨正好解决了幼穗分化期需水的问题,今年有望是一个好年景。今年我市再生稻种植由于准备时间早,布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基于再生稻技术的优越性,种植面积较去年有大的提升。由于错开峰期,降本增效显著。”

在商城县双椿铺镇宋岗村,记者见到了再生稻的种植大户许万友,他正坐在田埂上,眯着眼望着田里即将成熟的再生稻若有所思:“稻子快熟了,收完了这一茬,还不耽误对糯稻和其他稻子的收割,两个月后我又可以收割第二茬再生稻了,这再生稻一亩地我能收上1400多斤,明年我要扩大种植面积,肯定比种植小麦、油菜卖的钱多。”

许万友告诉记者:“我已经连续两年在3月下旬开始插秧,主要是错开用工、农机的峰期,同时还能利用冬季储蓄雨水来缓解干旱。我种植规模大,早播早栽不仅拉长了水稻的种植周期,而且降低了投入成本。”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实现了全市八县两区示范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播种再生稻20.22万亩,其中商城县7万亩,已形成自发发展的模式;固始县3.3万亩、光山县3.2万亩均较往年有大的提升;罗山、潢川、平桥、淮滨等县区的播种面积均超过了万亩,全市再生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我市再生稻销售价每公斤2.6元至2.8元,与只种一季早稻相比,亩可增加收益500元以上。去年全市共有832户贫困户种植再生稻,面积2000余亩,两季收益加上产业奖补,户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农业弱势产业现状和粮价的低迷给农民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关键技术上加大落实力度,对再生稻的病虫害防治实行统防统治,鼓励机械化、无人化统一喷施。加大对育秧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对育秧基地的支持引导,鼓励种田大户带动分散户、建设大棚集中育秧,提高秧苗质量,物化补贴向育秧基地倾斜。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品牌化运作,提倡“一县一品”,提高“信阳再生稻优质大米”市场知名度,提升产品价格,打响“信阳再生稻米”公用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