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银鸽
“俺家人早就习惯分类扔垃圾了,谁不想让家门口干净漂亮呢!”昨日,光山县泼河镇黄涂湾村村民李利民一大早打扫完自家庭院,将厨余垃圾倒进院子外一个标有“可腐烂”的绿色垃圾桶内,清扫的塑料袋、烟头等生活垃圾则倒进一旁的黑色“不可腐烂”桶。
和李利民一样,习惯把“垃圾分一分再扔掉”已成为大多数光山人的行动自觉。作为全省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县,光山县以环卫一体化为抓手,彻底解决以往“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面貌,有效推动全县人居环境“大变局”。
该县通过市场化运营,引入江苏阳光朗洁集团,实现覆盖城乡的环卫社会化服务。通过建队伍、建设施、建机制、建规范,明确县供销社作为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牵头单位,投入使用大中小型保洁车1757台,建成深埋桶230个,组建2000人的保洁队伍,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四个步骤,全县360多个村街环境达到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标准。
“我们已在4个乡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实行垃圾‘二次四分法’,垃圾减量率90%左右。”光山县供销社主任吴玉松通俗地描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农户首先将垃圾分成“能烂”和“不能烂”的;保洁员再把 “不能烂的”分成“能卖钱”和“不能卖钱”的。“能烂的”经过阳光堆肥房沤制肥料,“不能烂”能卖钱的卖给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不能烂”不能卖钱的送去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对有毒有害的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存放,并进行专业无害化处理。
临近中午,光山供销振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凉亭回收站内,工作人员杨雅萍正忙着登记今天收购的各类废品,她对这份离家近、活不脏、每月有2000元收入的工作很是满意。“能卖钱的垃圾收集到这儿进行资源化处理,院子里也没有垃圾的难闻气味。”
的确如此,回收站大大小小的10来间房子分别堆放着各种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处理机里,泔水正被制作成肥料;30多桶由菜叶、果皮等原料做成的环保酵素正沉淀酝酿,成为价值可观的酵素液……垃圾变废为宝在这里有了最直观的体现。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关乎乡村全面振兴和宜居生态城乡建设。”吴玉松介绍,下一步,县供销社将持续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努力做到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