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当看着电视画面中,一架架歼击机如雄鹰般划破长空,你是否想过,这些歼击机飞行员也曾是稚嫩的新手?他们的飞行启蒙来自哪里?他们的真机驾驶第一堂课是谁给他们上的?日前,记者就见到了这样一位海军飞行员的启蒙老师,海军航空兵教员,海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时晨光。
毕业于海军航空大学,是海军特级飞行员,从教16年,安全飞行时间3700小时,教过的学员超过800人,多次成功处置发动机系统、冷气系统空中特情,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这是时晨光的一份成绩单。
采访当天,在东北某市该团驻地,凌晨4点半天已大亮,记者在训练场上见到了正在组织飞行训练的时晨光,一身天蓝色的飞行套装,一米八几的个头儿,说话声音中透着循循善诱,与他飞行教员的身份十分相称。
训练场上,20多架小型飞机依次排开,螺旋桨发动机轰鸣,维修人员正在对飞机进行升空前的最后调试。时晨光介绍,这种小飞机是训练机,学名初教六,我国所有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在学飞机时要学习驾驶的第一种机型就是它。
虽然已是副团长,时晨光依然要在教学一线带学员训练。早上五点,他和教员们就已吃过早饭,向学员通报了本轮飞行的注意事项,随后,带着第一位学员起飞了,伴随着地面指挥员的指挥,初教六在跑道上缓缓滑行了大约百米之后腾空而起,逐渐在天空中变成了一个小黑点。这种训练,就是时晨光工作的日常。“一般情况下每周训练6天,调休1天。”时晨光说。
工作忙,时晨光却越干越有劲儿,因为他始终记着曾经也是军人的父亲的寄语:你选择的是一条比较艰辛的路,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回忆起18岁那年,自己在周口淮阳上高中时,背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加招飞的场景,时晨光记忆犹新。
工作之余,时晨光喜欢思考总结,并笔耕不辍。目前他已在海军航空大学的校刊上发表关于飞行教育的相关论文30多篇,而这都是他在训练间隙,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码出来的。
当天上午,记者留意到在他的办公室门后有一块擦得干干净净的小黑板,等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上面竟写满了英文单词,原来,他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背诵了几个单词,“这些都是在飞行中比较常用的词汇,这也是与实战接轨,一旦与外机相遇,需要向对方喊话时,就能派上用场。”时晨光说。
热爱飞行的时晨光,却差点和飞行擦肩而过。大二那年,他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时锁骨严重受伤,这意味着他可能不再适宜当飞行员,但是,鉴于他在校期间一直成绩优异,学校准许他结合身体恢复状况,跟着下一届学员学习。休养的半年里,他躺在病床上坚持理论学习,并顺利通过了当年所有的理论科目考试。病愈下团后,他总是凌晨4点就起床学习,比大家的起床时间足足早了两个小时,就是靠着这种拼劲儿,他的飞行成绩竟比同一届的学员好一大截。
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离开飞行大队,去飞轰炸机、舰载机,可是他却选择了留在飞行大队,坚守初教六,甘心做教员。“我们的海军要强大,就要有更多优秀的海军飞行员,我觉得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时晨光说。
家人的支持也是时晨光专心教学的动力。他的父母都在河南,目前和家住郑州的哥哥一起生活。2009年,母亲得了一场重病,进行了手术,而她怕影响儿子工作,嘱托家人对儿子保密,等春节他回家探亲时,才从亲戚的闲谈中得知。不只父母,身边的支持来自妻子。“我和妻子2006年结婚,婚期定在了年初,可是那一年我接到3次组织派给我的去南昌接收新装备的任务,就这样婚期一直从年初推迟到了年底,当时妻子就挨个儿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解释,一点儿也没抱怨。”时晨光回忆道。
“我教过的学员中,有的去了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有的参加了中俄联合对抗演习并拿到一等奖,有的飞上了舰载机,我以他们为傲。现在我的目标是为祖国的海军航空事业培养更多飞行员好苗子,让我们的海军越来越强,”时晨光说这话时,眼神中透着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