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平桥区:诗画乡村入梦来


□本报记者 崔 阳 童 帅

“周边三个自然村的垃圾都会运到这里,我会逐一挑拣这些生活垃圾,再把他们分为白色塑料类、泡沫类、金属类、废纸和编织袋类等,这些生活垃圾有十分之九都能二次利用呢。”

7月22日,记者到达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时,村民肖全珍正在给编织袋类垃圾分类打包。

说到垃圾分类,已干了6年的肖全珍颇有经验,她说:“刚开始从事垃圾分类时,我也是两眼一抹黑,这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我每天都会亲自挑拣生活垃圾,你看,这些烂掉的果蔬可以当肥料,这种塑料编织袋可单独挑出来卖钱……挑拣生活垃圾每天可挣4元至5元,但收废品一年可增收2.5万元。”

新集村作为平桥区垃圾分类处理试点之一,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平桥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综合施策,持续用力,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山水如画、田园如诗、乡村如歌”的美丽乡村。2018年底,平桥区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暗访中排名第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突破口,必须统筹兼顾各乡镇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区分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平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玉高告诉记者:“平桥区实施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谋划建设东、西大岗精品旅游线路,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农村垃圾乱倒、污水横流作为治理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拿出过硬举措,全力攻坚。”

为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的常态长效,平桥区、乡两级财政每年投资42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治理农村垃圾。通过公开招投标,与4家专业环卫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互联网+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对车辆安装GPS,对垃圾池及各村道路配备视频监控,全过程实时管理环卫业务;配备保洁员2377人,累计投放垃圾桶63174个,配置各类洒扫清运车辆1046辆,建成密闭式垃圾压缩中转站10个。

“我们村之前真是进不来、出不去,特别是下雨天,出个门太难了。”说起这两年的变化,明港镇邹庄村村民秦胜莲笑着说:“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路都修到家门口了,房前屋后种了竹子、花苗和各类灌木,还新建了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之前垃圾随处扔,现在当了保洁员,管住自己,监督别人,打扫卫生,每月还有几百元的工资呢!”

“2018年,平桥区投资14亿元用于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县、农村公路、安全饮水、村室建设、污水和垃圾治理、卫生室新建和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胡玉高介绍道。

目前,平桥区新建小型水库24座,建成高标准粮田5.5万亩,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新修农村公路217.3公里,农村客运实现村村通;新建和改造农村危房3505户、村卫生室248个,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9个,建设农村学校20所和教师周转房417套,新建和规范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20个,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0个。

“近两年,兰店街道王寨村通过政府主导、乡村组织、能人带动、群众参与,进行道路和村庄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198户村民自愿捐资40余万元,有82户群众自愿出资参与房屋改造。”兰店街道副主任杨国军告诉记者。

王寨村村民王建喜就是捐资发起人之一。谈到激励村民共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初衷,他说:“我在外打工25年了,每年回来村子都没啥变化,一样的‘脏乱差’。我想着有人带头才能有凝聚力,就联合其他外出打工能人筹备捐赠活动,带头捐了5000元,没想到村民这么团结,连常年生病卧床的老人都捐了92元。如今,旱厕、猪圈、柴草堆变成了美丽的月季园,门前的道路也硬化了,房屋庭院也改造得漂亮了,如今的王寨村成为平桥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尤其是抓好贫困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和推进机制,搞好宣传引导,加强督查指导,做好无缝衔接管护工作,争取让我区人居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胡玉高对平桥区美丽乡村建设信心满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