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治中医师高国举


□本报记者 袁 野

“我的颈椎病坚持治疗了好多次,症状已经明显减轻。高医生是这个医院有名的好医生,我家的亲戚朋友一般不舒服都来找高医生,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高医生不仅医术好,人更好。”家住浉河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

6月21日下午,在市中医院三楼中医馆,记者看到已经有几十位患者在排队候诊了。诊室里,满头白发的老专家高国举正在全神贯注地为一位患者把脉。

今年80多岁的高国举老人,是市中医院一名中医内科专家,从事中医内科50余年,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他医术高超,把中医看作自己的毕生追求……

高国举老人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为更好地学习好中医医学,1964年高国举先后到河南省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中医的专业性很强,通过这两年的系统学习,对我以后职业生涯有极大的帮助。”高国举老人对记者说。

“我是1957年上班的,是一名学徒,当时在信阳专署公立人民中医诊所工作,那时诊所才18个人,条件很简陋,到1959年,我们搬到了现在的(信阳地区中医院)市中医院。”高国举回忆说,我是2000年退休的,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回来,退休不退岗,我继续上班工作,为人民尽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很充实。

虽已耄耋高龄,但高国举老人每周一到周六都会准时出现在市中医院的办公室里,满头白发整齐而又干净,两眼炯炯有神。每次来找他问诊的人都站满了整个诊室,他都会一一看完,手中的门诊记录本上写满了就诊记录。

80多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安享晚年的年纪。但对高国举老人来说,他的职业生涯还没有结束。在每个出诊的日子,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交加,高国举老人都会准时到医院出诊。“患者需要我,我不能辜负他们。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坚持出诊。”高国举老人说,看病是医生的天职,减轻患者的痛苦,我觉得是很有意义、最快乐的事情。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讲究文化传承。”说起50多年的中医生涯,高国举老人十分感触地说,“市中医院十分注重对年轻医生的传、帮、带,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模式,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在高国举带出的一些学生里,有的已成长为市中医院中医方面的“顶梁柱”。

高国举老人对每位患者都和颜悦色,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只要坐在他的诊桌前,一会儿工夫,高国举就能与他们熟络起来。

“医生要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高国举老人说,医生理解患者,患者就信任医生,这就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从医多年,高国举老人擅长中医临床各系杂症,特别是对冠心病、气管炎、颈椎病、胃病、结肠炎、神经衰弱、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前段时间,有一位患者患有慢性肾炎,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得到的却是没法医治的结果。后经人介绍,找到了高医生。高国举经过问询、查看病历,发现其治疗没有连续性。他精心地为患者治疗了一段时间,该患者基本痊愈。

“中医在治疗冠心病、颈椎病、胃病、神经衰弱、脑血管疾病等疑难病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到之处。”高国举说,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根据病期早晚和患者体质强弱进行医治。有的患者经过中医药针灸,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记者注意到,高国举老人的诊室内还有一位年轻的护士叫黄灏蕾。“因为找高医生看病的患者特别多,所以医院便指派我来给高医生当助手。”黄灏蕾说,“高医生从医这么多年,他自己总结了不少的药方子,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药方子。”高国举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不少群众一家几代人都来找他看病,很多患者都非常信任这样的老中医。

“这是高医生今天上午看的第10位患者了,来找高医生看病的人除了市区本地患者外,还有来自武汉、广州、内蒙古、安徽等地的患者慕名来找高医生。”黄灏蕾说,“由于不少患者是从外地赶来的,如果上午不能给他们看完病,他们就要等到下午,再晚点可能就赶不上回家的班车,不得不在市里住上一夜,这样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所以高医生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医院,中午一般要到12点多才下班,他从来都是把所有挂号的患者看完才回家的。”

在谈到中医辨证施治时,高国举说,中医讲究中医辨证和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分析、判断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采访结束后,记者深深地为高国举老人活到老、干到老的精神所触动,在他身上体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