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明
仲夏时节,平桥区彭家湾乡金河村,一场清除垃圾、美化家园的全民卫生大扫除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个月来,村团支部书记牛建菊带领“全民清洁志愿者服务队”20余志愿者,在全村各个村民组忙碌着,帮助村民清运陈年垃圾。“现在气温高,垃圾很容易滋生蚊蝇。我们和村民一起开展了卫生大扫除行动,不但村容村貌改善了,而且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增强了。虽然累点、脏点,我感觉也值!”牛建菊说。
1998年10月出生的牛建菊大学毕业后,到广州择业,干过销售,当过地铁安检班长。2018年6月,牛建菊放弃广州的工作返乡,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任金河村党建员、村级信息档案员、村级妇幼保健员、图书室管理员、村级财务报账员、信息协办员。
牛建菊是该区近年来培育的村级后备干部。在平桥区,像她一样的一大批村级后备干部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红领新青年”。
近年来,平桥区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红领新青年”培育行动,不断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打造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活力。
1986年出生的谢文威是查山乡马庄村委会主任,在任村主任之前,他作为“红领新青年”任村党支部委员。2015年,谢文威从工作8年的信钢公司辞职自主创业,头脑灵活的他从事养鸭,第二年存栏1万多只,年收入50多万元,并带动了当地7名贫困户脱贫。2018年5月,他被乡党委作为“红领新青年”予以培养,并参加了区委组织的“红领新青年”村级后备干部示范培训班,在随后进行的村级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红领新青年”培育,选人是关键。平桥区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按照好中选优、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原则,抬高准入门槛,明确规定“红领新青年”原则上从40周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中选拔,且必须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基层岗位、乐于做群众工作、人品口碑好,从源头上保证人选质量。同时,拓宽选人渠道,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界限,将选人视野向农村重点工作重要领域聚焦,注重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新当选的群团组织负责人和村(居)民组长等6类群体中发现、识别好苗子,把“听党话、跟党走、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纳入人选,
通过广泛发动、比优筛选、调整补充,该区建立了602人的“红领新青年”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其中女性16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7人,初步建立一支有文化、有热情、有冲劲的新时代农村“生力军”。
选好之后是培养。平桥区把“红领新青年”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乡镇建立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实行“X+1”结对帮带制度,由乡镇包村干部、区直单位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等,与每名“红领新青年”结对“传帮带”,积极为他们成长创造条件,通过列席村(社区)“两委”会议、设岗定责、挂职锻炼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红领新青年”到党建、扶贫等岗位进行实战历练。目前,全区共有224名“红领新青年”分别担任党务专干、扶贫专干、阳光村务信息员等。
对于“红领新青年”的任用,平桥区开辟了“绿色通道”,采取“给机会、加椅子、腾位子”等措施,对工作实绩突出且群众公认的,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
有思路、敢担当,有活力、能力强,加上群众基础好,谢文威从被定为“红领新青年”到任职村委会主任,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2018年的村级换届中,该区共有195人顺利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促进了班子结构优化。
今年28岁的邢集镇大方庄村青年李贺,高中毕业入伍,退伍后在村里管理集体茶园。经过部队历练后,小伙子作风硬、能干事,赢得了周边群众的好评,很快引起了镇党委的重视,予以重点培养。并从“红领新青年”中脱颖而出,选任大方庄村村委委员,兼任扶贫信息员。
李贺对于全村扶贫信息一清二楚,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扶贫档案整理规范。他还长期帮助本村五保户李开花,把她当亲人,关照生活。李开花逢人就夸:“李委员对俺跟亲人一样,俺现在过得这么好,多亏了他!”
平桥区通过设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等岗位,对于特别优秀的“红领新青年”,提前聘用任职。同时,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制定“四优一补”政策,对积极领办、创办致富项目的,在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项目支持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参与实岗锻炼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使“红领新青年”工作上有干头、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