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田晓航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不久前刊载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关于“青蒿素抗药性”的治疗应对方案。屠呦呦团队的科研故事在青年群体甚至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公众再次为这位年近九旬的老科学家和她的团队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古代典籍启发,屠呦呦团队将一味药草“变成”挽救生命的现代良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全民服药方案纳入疟疾防治指南。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对其贡献最大的认可。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以青蒿素为代表,中医药这个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在为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非洲岛国科摩罗合作开展复方青蒿素控制疟疾项目,让这个国家疟疾发病率下降超98%,实现疟疾零死亡,其中该国的两个岛屿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的中国、坦桑尼亚中医药试治艾滋病项目,在过去30年间为许多患者缓解了病情,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旨在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事实上,在中医药领域,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为人类健康不断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回望过去,中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突破不断涌现:“十二五”以来,中医药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3项;国内期刊的中医药科技论文总量超过40万篇,国内中药及天然药物专利总数超过11万个;4种中药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Ⅲ期临床研究,一批中成药正在开展欧盟注册研究,一批中药材品种纳入《美国药典》和《欧盟药典》。
展望未来,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中国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持之以恒追求理想,推动中医药造福更广泛人群,为人类健康奉献更多更宝贵的礼物。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