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天新地新生活


(上接第一版)

这样的安置点,在新县共有39处。统计显示,经过开展村组普查、入户调查,6轮全面摸排,综合考虑群众生产条件、生活习惯和后续发展,2016年、2017年搬迁1865户贫困户,总人口7583人。

如今,新县73个贫困村变了新模样,“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口,“安全水”送到了群众家,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建到村庄旁,农村电网、网络通信、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贫困村“1+7+2”退出指标达到了100%,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美丽乡村绽放幸福之花。

一条强产业稳就业的发展“产业链”

稳定脱贫,关键在稳就业,根本在强产业。新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之策,亮出自身特色,打健康牌、唱山水戏、走转型路、圆小康梦。

新县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场面积大,油茶、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7%,是河南两个国家生态县之一。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产业优势,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改“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新县立足生态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产业树”,延长产业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今,新县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新县有个羚锐集团,这是一家依靠25.8万元扶贫贷款成长起来的本土上市企业,也是扶贫攻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

针对新县70%的贫困户拥有油茶林的实际,羚锐集团大力发展油茶扶贫产业,建成年产5000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和300亩的油茶良种培育基地,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使龙头企业与贫困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山茶油资源和中药材资源开发成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益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大产业。公司不仅流转了近10万亩的天然油茶园,与周河乡11个村2871户签订协议,形成了企业与农户逐一对接的精准产业扶贫模式,而且帮助贫困群众改造低产油茶园近万亩,使油茶树挂果率和山茶油产量双双增长,通过油茶和中药材种植,带动上万人脱贫。

周河乡熊湾村贫困户熊学兵深有感触地说:“经过低产改造,我家20亩茶园去年收入1.5万元,我家靠山茶林脱贫了!”

与此同时,羚锐集团以制药核心产业为依托,在浒湾乡曹湾村建立占地2100亩、集中药材科研试验、示范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使贫困户每户年增收2400余元;基地吸纳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中就业,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与种植户签订中药材回购合同,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目前,已在新县9个乡镇、23个行政村、800余户贫困户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000亩,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壮大产业,助力脱贫,这只是新县培植产业、造血扶贫、助推致富的一个缩影。新县还培育出新林玉露、绿达山茶油、久久农业等“北纬31°”农特产品开发企业68家,开发出山茶油、蒸青茶、葛根粉、土布、根雕等特色旅游商品180多种。

岑新顺是土生土长的吴陈河镇阳土墩村人,在外闯荡多年、事业有成的他却回乡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农民。他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流转土地近5000亩办起了茅屋冲家庭农场,打造了吴陈河镇独具特色的“耕读小镇”。如今,茅屋冲家庭农场年营业额突破16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个乡镇5个村的近30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土地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农场吸纳贫困户入股,安排55名贫困农民稳定就业。

近年来,新县通过强化政策支持、财政奖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89个“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62家扶贫车间遍地花开。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在落实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中,374名贫困群众获得护林员岗位。发展中药材5万亩、茶叶30万亩、油茶30万亩……绿色生态产业不断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新动能。

新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培育出了茅屋冲、绿康源等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民俗鉴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14个,催热了乡村旅游“后备厢经济”,使农户成为旅游商户,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全县3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84.34%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受益,1.1万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

一业兴,百业旺。健康产业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融,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新县大地激荡出发展大潮。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和文化旅游、健康健身、休闲养生“四个一百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打造出了一条又一条产业链,编织成了一张托举新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幸福网”。

一座“九镇十八湾”的全域“大公园”

在周河乡西河村的小河北岸,一幢幢透着厚重历史气息的百年老屋,挨着被磨得油光锃亮的青石板路渐次排开,原来的民居变成了现在的旅馆、药铺、工艺特产店;南岸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仓,被改造成了粮油博物馆、西河餐厅、咖啡馆和村民活动室。

“古村落由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设计修复,粮油博物馆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的。”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孝翱自豪地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昔日穷困破败的“空心村”,如今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网红村”。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西河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近50家农家乐、民宿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几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108户367人实现脱贫。

今年49岁的西河村村民陈志兰就是受惠者的典型代表。2016年,她与丈夫结束了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回家开起了“海兰之家”农家饭庄。让她没想到的是,头一年收入就超过15万元。“地锅饭、土灶菜……乡愁原来也能生钱!”谈起她的致富之路,陈志兰满面笑容。

西河村只是新县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缩影。新县通过实施“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先后邀请全国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突出“一镇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一湾一主题”,着力打造“九镇十八湾”的乡村旅游品牌。目前,全县有10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12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9个村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

脱贫攻坚开始后,新县立足资源优势,科学确立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大别山旅游公园”的产业定位,按照“靓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借“古色”添彩,坚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把每一个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把每一个村庄作为一个小品来设计,推动乡村旅游全景化建设、全要素配置。

“新县发展旅游的原则是既要保护好乡村原生态,又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要素做好全面设计和规划,坚决不让村庄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新县县长夏明夫如是说。

丁李湾村是八里畈镇的贫困村,这里风景如画、风格统一的明清徽派古建筑群已历经700多年,但因其位于曲曲折折的山路尽头,交通极为不便,村民致富无路,望景兴叹。

2014年,丁李湾被作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正式启动保护开发,通过古屋整修、环境整治、道路改善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原汁原味的徽派水乡风采重现。同西河湾一样,丁李湾、田铺大湾、莲花村、杨高山村等一大批乡风浓郁、生态良好的古色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满血复活。

香山湖畔林冲村,山色青郁,树木葱茏,总投资达5.9亿元的大别山露营公园就建在这里。在新县全域旅游的框架下,露营公园坚持走研学游、生态游、乡村游融合发展之路。项目建设以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年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新县打造“一城三线”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村吸引如潮游客;建设500公里大别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建设的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举办了12场国家、国际级体育赛事,“旅游+体育”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举办大别山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启“赏花济”模式,让赏花旅游催开幸福花……

结合脱贫攻坚和全域旅游发展,新县整合涉农建设性资金用于修路、架桥、建广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显著提升。伴随着“六小工程”“厕所革命”逐步深入,225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全面覆盖新县乡村旅游景点,引领乡村文明风尚。

旅游品牌亮,外来游客多。旅游业已成为新县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转型发展的龙头产业,近3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均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2018年,新县共接待游客63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42.5%。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带动5万余人实现就业,有力促进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5月13日,投资30亿元的新县全域旅游核心启动区项目正式奠基,又一座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里程碑”立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目前,新县已形成以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脱贫只是新起点,高标准小康才是目标。如今,退出贫困县的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仅为1.36%。回首脱贫路,新县县委书记吕旅感慨万千:“新县老区人民在‘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实现脱贫摘帽,未来必将创造出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压题照片为俯瞰新县县城新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