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银银
“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奉献》就如同歌唱平桥区平东街道牌袁路社区共产党员张敦才的善行义举。
不忘初心
牌袁路社区张小湾组张敦才已75岁了。1965年,张敦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地最早的一名党员。早年担任村队长,后由于表现突出被组织上调入矿山为副厂长,最后担任五里店乡林场场长。
无论岗位如何变迁,职务如何变化,张敦才五十年如一日地关心照顾五保户李成杰的事迹家喻户晓,声名远播,被四邻八乡的居民群众誉为“好邻居”“好党员”!
在常人眼里,本是含饴弄孙、儿孙绕膝之时,张敦才应该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有缘相识,便是亲人。张小湾村父母双亡的李成杰,比张敦才小9岁,天生疾患,终未成家。1966年,李成杰13岁,失去父母后,张敦才便成了他的依靠,照顾他饮食起居。
50多年来,张敦才以常人少有的毅力和善良,不离不弃,照顾李成杰,个中的艰难困苦从没有诉说过,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这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尤其是张敦才一家人省吃俭用,为李成杰生活开销、防病治病,从不抱怨,认为是应该的,所付出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有目共睹。
温暖人心
别样亲情。1981年,张敦才调到林场工作后,不忍李成杰不会做饭,险些在街边乞讨,就把李成杰带在身边,一起在林场公社食堂吃饭、一起劳动。其间,李成杰放牛,张敦才多方照料。直到2001年,张敦才从林场退休回到家中,他带着李成杰种田插秧,慢慢教会了他做饭及生活自理。
1986年,李成杰的老茅草房子残破不堪,倒塌了,张敦才二话没说,把他接到自己家住下,并申请小组村民支援,亲自操持在自家宅基地旁,为李成杰盖了2间瓦房,并安装好水电,才让他搬进新居。
由于当时村里没有通自来水,吃水都靠打的机井,张敦才看到李成杰每天外出用水桶挑水极为不便,就张罗为李成杰打了口机井。看着打好的水井,李成杰开心地说“真好!真好!”从这以后,李成杰也真正成为这位老党员家中的一员。后来,通了自来水,张敦才更是担负起了李成杰的一切开销,即使水电费用,也为他代为缴。
漫长的岁月中,李成杰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的,张敦才立刻为他联系医生忙里忙外。2015年4月,李成杰得了急性疝气,痛苦不堪,张敦才骑着三轮车把他送到医院救治,并亲自去医院护理直到出院。
远亲不如近邻。2018年5月,张小湾组拆迁,张敦才在寻找租房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给李成杰找住的地方,又让李成杰跟他成了邻居。老伴徐女士说,“老张是个好人,照顾成杰认真仔细,有时到饭点了,成杰出门捡拾垃圾未回,老张就一路去找,喊他吃饭。成杰脾气倔强,别人话,他不听也不理,只听老张的话。”
解决住处后,张敦才又为李成杰整理拆迁补偿材料,终于把拆迁补偿款转到了李成杰账户上,随后张敦才把拆迁补偿款的银行卡交到李成杰手上,并笑着说:“成杰,放好银行卡,就算我以后不能照顾你了,你也能有个保障!”村里人都说:“这是成杰上辈子积德行善,让他遇到这么好的人!”
无愧我心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善心人。曾有人不解,张敦才与李成杰非亲非故,再加上李成杰又先天愚钝,老张总要帮成杰,究竟图啥?也有人觉得,他想落点好处,可他都是往里贴钱、贴时间、贴精力,经过了半世纪的变迁,张敦才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情操和坚韧不拔的耐心,最终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并获得全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在张敦才家,笔者第一次见他时,只觉古稀老人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声音洪亮,刚正朴实,由于时间久远,当询问他往事时,他总笑着说:“以前,看成杰怪可怜的,没爹没娘、没妻没儿的,都邻里乡亲的,帮一把是一把,后来慢慢地我们家里也都习惯了多个人,再说咱还是共产党员不是嘛!”
得知街道要推举他为全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时,张敦才起初表示拒绝,并说:“我是老党员,党旗一直在我心中,只有多做实事好事,才对得起入党那天的誓言。这些事也不算啥!都是再平凡不过了,都是应该的,只要我在,成杰就是我的家人!”
如今,古稀之年的张敦才头发泛白,依然在坚持初心,用行动创造温暖,践行善良。张敦才的善心义举,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