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一 王爱琳
初夏时节,平桥区查山乡梁庙村,绿意盎然,俨然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新画卷。在梁庙村新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的蚕桑种植基地,一位穿着朴素的年轻小伙子,正在田间查看桑叶生长情况,他就是查山乡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池治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平桥区委、区政府依据《关于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的意见》中突出“三强”,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区委组织部牵头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查山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围绕拓宽村级收益渠道,用好资金资产,发挥资源优势,逐步鼓起村级“钱袋子”。
乡土人才回归,带头发展产业
池治霖和妻子孙悦本在山东建筑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强烈的思乡情让二人在2017年回到老家查山乡梁庙村。活跃的思维,大城市的阅历,独特的眼光,二人开辟了种桑养蚕,外销蚕丝的新行业。
梁庙村委会大力支持二人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积极帮助协调土地流转种植桑树、建孵化大棚和养蚕棚。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我的父老乡亲,铸就了我成就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家乡的群众穷怕了,他们渴望脱贫致富的激情非常高,就是找不到一个能干的人带着他们干。”谈及回乡初心,池治霖说道。
在池治霖夫妇二人的产业带动下,由于桑叶需求量大,梁庙村、龚岗村、肖店村、查山村、刘岗村、双堆村、王老村、马庄村等村级集体,纷纷在本村的林地套种桑树800余亩,开辟林下经济,从而实现地上林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每年这几个村级集体增收300余万元。乡土人才的逐步回归,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合力。
招商引资,盘活集体资产
龚岗村地处偏远,但资源丰富。2017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来河南昌兴园林公司,公司看中了龚岗村土地集中、水利便利、民风淳朴,流转了2个村民组土地60亩,打造苗圃基地,种植朴树,流转费用每年每亩500元;承包该村属集体所有的水库10年,每年承包费2万元,归龚岗村级集体所有。
龚岗村支部书记龚成祥说:“以前我们村级集体的水库,除了用于农业灌溉,没有起到其他作用。现在好了,不但带来了项目发展,改变了我们村的面貌,增加了群众收入,还打破了我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局面。”
顺应市场,引山楂树之“链”
九里村的李斌在刘岗居委会,租下废弃的原刘岗小学,组建了暖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系列中药调养茶。
九里村瞄准该公司上游产品市场需求,种植管理粗放、结果早、寿命长、产量高、耐储运、食药同源、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且有较强适应性的山楂树120亩,种植工业价值、药用价值较高的迷迭香80亩。暖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该村签订回收合同,保证了山楂果与迷迭香的销路与最低价格。进入丰收期,山楂果与迷迭香每年能给九里村级集体经济创收6万余元。
“有专业公司指导种植、管护,又有销路和价格保证,这样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给了我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强有力的保障。”九里村支部书记张家龙如是说。
成立合作社,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全乡14个村(居),有12个村(居)结合本村土地实际情况,依靠本土企业南林实业有限公司成熟的组培、炼苗、种植、饲储、饲养、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利用区委组织部的集体经济启动资金,依托本村级集体的合作社,共计种植构树2200亩,打造出了查山乡特有的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品牌。
每年丰收期,能带动12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200余万元。在全乡热火朝天的构树种植过程中,起垄、挖沟、栽苗、覆地膜、浇水、除草,随处可见贫困户的身影。
肖店村65岁的五保贫困户李付银干劲十足地说:“只要能干得动,我都会听村里安排做工,通过干活儿领我的贫困户劳务分红,干得多领得多。还可以攒积分,到我们村的爱心超市兑东西,不靠政府养,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
目前,构树产业扶贫劳务分红覆盖全乡贫困户381户861人,已发放两个季度劳务分红资金32万余元。发展特色产业不仅给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也改变了贫困户的精神面貌。
查山乡党委书记杨天雷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提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我们将沿着习总书记的指引方向,继续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