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发展普惠金融 服务乡村振兴 ——来自浉河区农信联社的报告


□刘 勇

今年以来,浉河区农信联社坚持“聚焦‘三农’,支持小微,面向辖区,服务经济”的战略定位,以信贷支持为重点,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加大信贷投放。联社创新金融产品,相继推出“惠农贷”“依存贷”“公职贷”“天使贷”等产品,灵活设定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制定评级授信、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农信社+农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带来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深挖辖区内特色经济,建立行业客户群,形成规模效应。先后对信阳车云顶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投放205万元、对信阳市德茗茶叶有限公司投放980万元,形成董家河、浉河港以特色茶产业为载体的行业群营销管理。扶持信阳出山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700万元、信阳市三官农副产品有限公司700万元,打造生态农副产品特色经营户产业链。开展“乡村振兴、情系三农”业务营销活动,积极走访辖内农户、商户,以鸡公山老湾村为试点,以“网格化营销”为手段,全面铺开“整村推进、批量授信”模式,扶持有致富意愿的农户自主创业,提升辖区内户贷率,活跃乡村经济。截至4月底,浉河区农信联社各项贷款余额为58.43亿元,较年初上升3.7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4.37亿元,占75.94%。试点老湾村已完成136户常驻用户走访,其中68户符合授信标准。

完善服务体系。联社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建立“物理网点+自助银行+银行超市+手机银行”四位一体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覆盖浉河区8个乡镇,185个村民委员会,打通乡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进村入户,承担起农户社保卡的申领、激活、维护义务,推进农村地区社保卡金融账户的应用,努力实现一卡多用;积极与当地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借助省联社电商平台为土特产品做线上推广销售,大力推广农信银、智能POS机、金燕e付等支付结算业务,完善乡村服务网络;利用零售信贷系统等新一代业务系统,推广“金燕e贷”,逐步实现网上申贷、在线审批、在线放款、自助还款等功能;持续加大网点升级改造力度,新增阅览角、自助办卡区、网上银行体验区等,丰富网点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截至4月底,浉河农信联社已建立9个社保服务窗口,发行社保卡11.99万张,布放ATM等自助设备64台,电子银行客户签约72591户,累计办理业务2600余笔,交易金额1.98亿元,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

打造专业队伍。联社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定期深入村户、集市、超市、小商户、田间地头,以金融夜校为载体,向农村群体广泛普及该联社存贷款、银行卡、反假币、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引导农户学习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知识;开展客户经理等级评定,不定期组织客户经理参加营销技巧、风险防范、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并到小微信贷业务发达的兄弟联社和股份制银行进行实地考察、跟岗学习,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抽调客户经理组成扶贫队伍,定期回访扶贫帮扶对象,了解真实扶贫状况,在实地走访、督导检查中,不断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成立小微贷中心,推行信贷业务、考评激励、资源配置等单独管理,致力于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机构、专业模式、专属产品、专业队伍和专业机制。截至4月底,浉河农信联社举办各类宣传10余场,受众人数3.5万余人,将金融知识宣传到每个村组及每个农户,使用流动银行车10余次,足迹遍布全县各乡镇偏远乡村。

做到精准扶贫。联社主动对接发改委、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准确掌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融资需求;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成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金融精准扶贫规划,印发《浉河农信联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深入贫困村镇,逐户建立金融扶贫服务档案,精准识别农户的贫困程度,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坚持“融资”与“融智”结合,适时深入产业龙头企业、当地特色产业等,以产业扶贫模式,按照“5万元以下、3年以内、基准利率、两免一贴息”的要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全面对接、应贷尽贷,带动产业上下游贫困户、创业领军人员、种养大户脱贫致富;建立扶贫贷款“24小时办结”机制,开设“扶贫信贷专柜”,单列扶贫贷款专项资金,开通扶贫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办贷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截至4月底,浉河农信联社扶贫贷款余额12963万元,带动贫困户2920户,其中产业扶贫贷款余额45笔,金额1244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432笔,金额522.91万元,带贫432户,累计完成63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了贫困户全覆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