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刘力娜 文/图
初夏艳阳天,行走在潢川县付店镇骆店村,蓝天如洗,白云如絮,绿树成荫。水泥硬化道路直通每个村组,太阳能路灯覆盖了每一条街道,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种类齐全,百姓舞台一片欢歌笑语,新村部“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的标语格外耀眼……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四年前的骆店村,竟然是一个十分守旧落伍的贫困村。“群众忙时扛锄头、闲时摸砖头(麻将)”“村里没有桥、泥巴路,一下雨,愁上头。”更惊讶的是村两委十年没有换届,全村各项工作停滞不前。
那蝶变如何发生?昨日,记者到骆店村采访时,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这都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和新换届的村干部。”
2015年9月,从潢川县委宣传部选派到骆店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崔冬生,看着荒草丛生、摇摇欲倒的村支部,望着邻村发展起来的规模化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们村就这么一直落后下去?当然不能!”他坚决地摇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要转变,就得先从党建入手。
到村里报到的第一天,崔冬生没有休息。逐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情,探寻发展思路,迫切地想要解开骆店村的“穷困结”。
没有村干部一起开展工作怎么办?第一轮遍访后,崔冬生组织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公开推荐、投票选举了一名组长、4名成员,成立了临时工作组。
“不贪不占,群众的事有人办,不吃群众一顿饭。”崔冬生说,我们先从作风建设抓起,以身作则,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由于公选的这几名村干部工作能力强,解决了村民办事难、遇事不公正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崔书记是个真干事、干实事的人。驻村以来一直都很忙,很少见他回家,周末经常加班,他是真正做到了‘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不吃同一锅饭’的好干部。”村里的老党员龚贤玉这样评价道。
历经十余年,骆店村党支部于2018年4月换届选举成功,实现了从十年无支部、无阵地向强支部、好阵地的蝶变。
班子选出来了,但带领骆店村群众脱贫是个“大课题”,解题得有方法和思路。
在不断摸索中,村干部发现骆店村东依小寨河、西靠王洼水库,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潢川县大力推广的“虾稻共作”发展模式。
说干就干,他们一边和村民介绍政府奖励政策,一边邀请技术人员给大家讲课。由于“稻虾共作”投资少,效益好,目前全村已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1200余亩。
“我们的小龙虾3月就开始上市了,养虾比单种水稻每亩多挣2000元呢!”村民胡明记说。
2014年之前,没有技术和缺乏产业的胡明记只能靠着打零工谋生,艰难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被列为贫困户后,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他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一家人从破落低矮的瓦房里搬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但是他认为,不能光等着政府扶持,自己也要主动去想办法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积极响应村里大力推广的“虾稻共作”发展模式,发展小龙虾养殖。说干就干,他不仅承包了35亩虾稻田,而且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一季下来,养殖收入是传统农业种植的好几倍。
“过去致富没门路,‘贫困帽’始终摘不掉;现在‘稻虾共作’投资少,效益好,天天有钱进!去年我还被县里评为‘脱贫明星户’呢!”打开了话匣子的胡明记笑得合不拢嘴。据他介绍,他现在成立了家庭农场,每年收入10多万元。
现在每天清晨,骆店村虾稻田里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起虾网,分拣龙虾,捞水草,忙得不亦乐乎。“虾稻共作”已带动60余户贫困户直接养殖或参与用工、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融入了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链条,实现了多方参与、产业脱贫的目标。
脱贫攻坚路上,村干部用真心扶出了真感情,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村干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岳南组的脱贫户梁听荣和记者拉起了家常。2014年,她的丈夫患癌症去世了,不仅撇下了孤儿寡母,还留下了一大笔因治病欠下的外债。交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3间土坯房也摇摇欲坠,梁听荣逢人就哭。村干部知道后,不仅给她解决了低保、为她的孩子申请就学补助,还对她家的破旧房子进行了危房改造,更给她点亮了脱贫致富的明灯。原来,村干部请来了县农业专家,对村里的土壤进行了鉴别,位于岳南、岳北组的土壤属微酸性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十分适宜种植草莓。
“我家3亩地都改种了草莓,只要精心培育养护,一亩纯收入1.5万元。草莓罢园了,我就去打零工,不仅还清了债,儿子研究生毕业也参加工作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现在的梁听荣苦尽甘来,整天都笑嘻嘻的。
一筐筐红草莓,换来了一沓沓“红票子”。种植草莓的村民们喜笑颜开。目前,骆店村草莓基地种植面积约50亩,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品牌,直接带动14户60人稳定脱贫致富。
据骆店村村委主任王言军介绍,为进一步走特色产业脱贫的路子,他们充分利用“骆店板栗”的资源,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特产品牌。负责骆店村扶贫的县委宣传部和付店镇的50位帮扶责任人捐资近万元,购买了2000棵板栗树苗,分到各家各户。要不了几年,这一棵棵板栗树上,结的可都是乡亲们盼望的“幸福果”。
多年的村组织软弱涣散,骆店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很大。可面对群众的不同诉求,项目落地是个难题。
“要不是村党支部帮忙,我怎么可能住在漂亮的新房里。”50岁的单身贫困户王言国说着话,眼圈就红了。因为疾病缠身,他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一直住在危房里。这样一个单身汉,一无钱二无劳力,怎么办?村干部商量特事特办,于是他们找来了施工方,并出面担保,由其先行垫资建房。这样王言国顺利地住进了新房,一个多月后,旧房子被大雪压塌了,王言国躲过了致命的一劫。
“三年多来,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很多,具体多少个我也记不清了,但可以看见的是,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们骆店村大变样:寨河桥建成通车了,村部及群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好了,农民合作社成立了,村民组道路硬化了,长效保洁机制建立了,安全饮水到户了。以前老百姓不敢想象的事情,我们一件一件办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友说,“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但骆店村的变化也不能忘了爱心企业的帮扶。”
据他介绍,精准扶贫工作中,河南国控圣光同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先后捐资40余万元,为骆店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建村部,并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骆店村顺利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过去,不管是部门帮扶的物资,还是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的物资,村里的贫困户都要求平均分配,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坐地等帮”的习惯。
如何从思想上拔掉“穷根”,让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打破“大锅饭”的扶贫模式,骆店村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开办“爱心超市”,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通过自主劳动来赚取积分,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
爱心超市实行‘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积分制奖励机制,依据贫困户的日常表现发放积分卡。“爱心积分卡”积分由村两委班子配合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包村干部入户考评,通过“六净一规范”先进评比、勤劳致富先锋评选、脱贫攻坚知识问答、自强励志先进户评定等评选活动,对荣获先进的贫困户发放“爱心积分卡”进行奖励,贫困群众再凭“爱心积分卡”到超市兑换等值的物品。
以劳动换取积分,到“爱心超市”以积分换取商品,积分卡的激励机制,让大家改掉“不劳而获等帮扶”的坏习惯,扶贫效用也由简单“输血”向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转变。
“现在只要我们勤动手,就能获得积分,拿着积分卡来兑换就能得到所需的日常用品,真是太好了!”如今一提及村里的“爱心超市”,群众纷纷赞不绝口。
“帮扶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扶贫扶志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骆店村设计实施村有图书室、队有图书箱计划,定期开展‘道德讲堂’、送文化下乡、组织义诊等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潢川县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高文达介绍道。
“我们村这几年发展太快了!”2019年春节,外出务工回家的王祖全一进村就忍不住把家乡的变化专门拍照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少在外打工的同村年轻人纷纷点赞留言:“老家变美了!”“好想家。”“我也要回去养虾!”
现在,骆店村文化广场每天人声鼎沸,广场舞跳起来,宣传扶贫好政策唱起来,群众的欢声笑语时时回荡在广场上空。
如今,大家都说骆店村路好了,环境美了,干部作风变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整村旧貌换新颜。崔冬生面带微笑坚定地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未来的骆店一定会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