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茶节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产业集聚区 发挥资源优势 推动产业加速跑


本报记者 赵雪峰 通讯员 赵国民 余 江

“息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国主食产业化示范点,主导产业链条被确定为全省100条特色产业链之一,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集聚效应逐渐显现……”4月25日,全市2019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上,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做典型发言说。

几天的实地观摩,充分证明有项目才有发展,有项目才有变化,有好的项目才有好的未来。息县牢固树立抓项目、抓落实的鲜明工作导向。该县产业集聚区是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现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7家,建成投产76家,四上企业62家,亿元以上项目22个。

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6778亿元,同比增长9.5 %,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首季度“开门红”。

招大引强 增动力

放眼息县产业集聚区,满目皆新。平坦的马路,洁净的环境,宽敞的厂房,隆隆的机器声。

而这些,不仅得益于息县丰富的产业发展优势,还来自于息县人对发展的渴望,更来自于息县对时势的把握和理解。

淮水滋养息国,粮丰民富国强。近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南北双栖主粮产地、古息壤黄金主食带、淮河生态保护中枢”三个全国唯一的独特优势,抢抓国家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发展战略,把以主食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纺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企业加工原料多为小麦、水稻、红薯、花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有效实现了本土优质农产品的就地加工转换,推动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力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息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成介绍,该集聚区产业结构越变越优。全县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35.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25.13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0.2∶40.1∶29.7优化为目前的20.5∶38.4∶41.1,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由当初的杂乱散形成具有优势的绿色食品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招大商、招好商,才能给集聚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息县继续突出招商引资工作首位度,全面实施全员招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大招商、招大商水平。”息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博表示。在这样的理念下,息县领导带动,集聚区主动,部门联动,乡镇齐动,精准开展驻点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成功招来台商智能制造产业园、岭南健康食品产业园、东方华牛服饰产业园、天创服饰产业园、息半夏健康药食产业园、阿尔本(息县)科创园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有力推动了食品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服装产业向出口品牌时装转型。

在息县,产业集聚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据该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强介绍,截至目前,息县规上工业企业共计112家,主导产业及相关联企业共计63家,初步形成了以宏升粮食、豫道食品、明德食品、颐和无纺布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以产带城 显魅力

环境既是发展的竞争力,又是资源的吸引力,要从“企业过来找我们做什么”的思想向“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能为企业做什么”转变。

近年来,息县树立“项目服务就是招商”的理念,在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完善产业链条、加强集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从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厂房建设、手续办理到技能培训,力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上精心部署,完善服务,让企业“宾至如归”。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息县各地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挂点企业,走厂房、下基层开展“暖企行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宣传惠企政策,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暖企行动落到实处。

对每个招商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个项目入驻、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主负责、一个工作班子跟进”,全程服务,责任到人,及时解决项目从签约落户、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践行“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进一步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并实现审批事项全程代办。

息县县长袁钢说,为加大工业招商工作力度,健全企业、项目建设服务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该县出台了《息县促进工业招商优惠办法(暂行)》。除此之外,该县对解决企业人才引进等问题也有着具体的解决方法。该县修订完善人才引进办法,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引进高技能、经济管理等紧缺人才。

“引进的创新创业类人才(团队)凡被确定为“信阳英才计划”引进人才的,其实施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除按规定享受市委、市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金融支持和发展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再给予其资助数额10%的资金资助;对中期或产业化初期,因流动资金不足申请融资的,由县担保机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融资担保。”息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路万运说。

暖企惠商 聚合力

近年来,围绕息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老城区坚持更新改造策略,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东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一体布局、统筹推进;濮管区坚持生态修复,实现矿区向风景区转型发展。

息县牢牢把握“百城提质”政策机遇,前瞻谋划“百城提质”项目七大类91个,推动实施息州森林公园、息县高中、城市综合体、金融大厦、人民医院、行政审批中心等一大批高标准公共设施和商业圈、住宅小区等项目。特别是城东新区建设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息县医院项目和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项目正加快推进,“八横五纵”主干路网格局加快构建,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加速布局,新区的开发建设拉动了建筑、建材、服务等行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动力,走出一条“以产带城,产城相宜,协调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

此外,该县开工建设息正路一期、千佛庵东路、秀水路等城区主次干道14条,改造背街小巷22条,新增城区道路12.8公里。开工建设城南区域(二期)、龙湖片区(二期)等6个棚改项目,新建、改造5个农贸市场,新建7处城区停车场,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自来水厂改扩建项目积极推进,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森林、文化、滨水等元素在城市建设中批量融合和运用,城东新区、龙湖片区、森林公园片区等核心区域城市设计,精益求精,城市建设品位跨级跃升。到2030年规划末期,息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能容纳约50万人,打造集休闲、娱乐、商住、餐饮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搞活城市经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人气。届时息县将成为沿淮宜居宜业的县级城市典范。

金平说:“2019年,我们要抢抓振兴实体经济的机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小微企业创新提质,持续培育、发展、壮大、做优产业,提高经济发展质效。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引导传统产业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技术革新、产品创新、设备更新,不断把管理做好,把品质做优,把品牌做强,加快实现企业转型、技术升级、产品提质。”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息县以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大抓产业扶贫“命脉工程”,瞄准靶心治穷根,通过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发展特色加工等多彩田园形式,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助力脱贫攻坚。引导建成投产“多彩田园”示范工程263个,带动贫困户9968户,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谈起未来的发展,袁钢说,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壮大工业。一是优化存量,鼓励引导企业增投入、提层次、扩规模,推动困难企业重组复活;二是做大总量,围绕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聚力打造阿尔本制衣产业园、天创服饰产业园、东方华牛服饰产业园、思进淀粉产业园、息半夏健康药食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推进食品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服装产业向出口时装转型。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美好息县建设的基础支撑,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