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郭 靖
茶,是经济的一种效益载体;经济,是茶的一种价值体现。
高效茶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信阳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茶经济。
高效,是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或者更好。简而言之,就是更多、更好!
这,正是信阳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茶是信阳的名片,信阳是茶的故乡。信阳境内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森林覆盖率近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千百年来,信阳人与茶结缘:种茶,采茶,制茶,售茶,品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在今年的市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指出:“就信阳而言,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当属生态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从生态优势来看,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整体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既有较大的环境容量,更有发展‘生态+’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
信阳茶,在“生态+”产业中一枝独秀——既有先天的天生丽质,又是后天的天之骄子。
在信阳高质量发展中,茶叶应天时、得地利、顺人和。
应天时——信阳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还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确定的三个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办国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的重点支持地区,满满地政策“大礼包”,惠及信阳880万人。
得地利——信阳位于北纬32度,是中国所有产茶区纬度最高的地区,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达212.5万亩,茶叶产量达6.6万吨,产值达到112.44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8%、2.5%和5.21%,茶叶产量和产值比去年均有所增长。显示出“居高临下”的气势和“后发优势”的能量。
顺人和——信阳人人喜欢茶,人人会喝茶,人人能谈茶。作为信阳毛尖之乡,信阳人待客之道就是:客人来了,先上一杯信阳毛尖。据不完全统计,信阳目前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仅光山县茶业经纪人达1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年收入超过6000元,遍布城乡的茶楼、茶馆、茶店达数十万家。
尤其是,连续举办26届茶文化节,将茶与经济糅合成推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能,更加显示出信阳人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点击去年信阳茶文化节的“首次”可见一斑:首次举办信阳市出口茶企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贸易对接洽谈会和“全民饮茶日”宣传活动;来自蒙古国、尼日利亚、韩国等八个国家的茶商代表搭建起贸易合作平台,信阳出口茶企与国际茶叶贸易公司签订了13份茶叶销售合同,其中直接出口3800万美元,供货出口3.2亿元。还有首次举办全国性公益性的“全民饮茶日宣传活动”,首次承办国际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研讨会。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