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黎明
通讯员 朱晓丹
推开窗,你在我怀里;闭上眼,你在我梦里;阿里已经融入我的血脉里——李安君翻阅眼前的日记,思绪不禁从绿水青山的信阳又飞到雪域高原的藏区阿里。
2018年7月15日,信阳市检察院原公诉局员额检察官李安君乘西部航班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这位曾荣立过9次三等功的“老兵”,成了全国检察系统人才交流“双百工程”信阳首批援藏队伍中的一员,奔赴在藏区的新战场。
30年同一梦
李安君这次援藏,与他30年前强烈要求上老山前线一样:有一个梦。
在这批同去的5省区12人中,信阳有3人,李安君是唯一的“60后”。
1989年,刚刚走出军校大门的李安君,要求赴老山前线参战未能如愿。当年的那个戍边梦想,深深地融入他的血脉里。
30年后,当得知院里有援藏任务时,李安君第一时间主动申请报名。直到院里批准后,他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做完手术的妻子。
相隔30年,热情还跟当初要求上前线一样。这样的热情,就是他始终对工作那样“夏天一样火热”。
2001年,李安君从部队转业到信阳市检察院,从未接触过法律的他,是该院首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两名干警之一。17年来,他先后办理过各类案件600余起,是有名的办案能手。正因如此,年过半百的李安君才成为这次援藏的“超龄”人选。
阿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年均气温零度以下,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相对来说,阿里地区的公诉案件比较少。因为少,所以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李安君像在信阳老区作风一样:办案严谨认真,彰显公平正义。
阿里辖7个县,人口10万人,仅达信阳的百分之一,而年公诉案件也是信阳的百分之一。尽管如此,李安君感到,走进阿里,是任务,也是荣誉;尽管只有半年的援藏时间,也要争个好名声。
四川省一个个体老板借助西部一次农博会之机,采取空壳公司的形式,骗取阿里3个县的塑料大棚筹建资金300多万元,当地检察院准备提起公益诉讼。
案件到了李安君手里后,他同其他援藏干部一起,仔细查阅卷宗,从中发现项目资金用于当事人个人建房、当事人谎称到深圳融资等事实证据存在着瑕疵。李安君与当地检察官共同研判,提出针对款项用途和融资过程进行补充侦查,最终案件顺利地被提起公益诉讼。
2018年8月20日,在阿里全区市分院检察长座谈会上,针对司法改革中工作不平衡、员额配置和退出不科学等问题,李安君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职业保障机制等6条建议,不仅被阿里检察机关采纳,而且在西藏地区产生强烈反响。
在阿里的半年时间,李安君与同行的援藏检察官一起走遍所辖的7个县,查阅卷宗200余份37500页,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条,阿里地区检察院3次将他们的成功案例编发成工作信息在全区交流学习。
万里援边关
阿里地广人稀,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总面积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河南省。在信阳市一天能跑几个县,在阿里跑一个县可能要几天。
作为此次5个省12人援藏检察官的队长,李安君带着队友,根据每个分院的案件特点,结合各自的办案经验,对7个县检察院的公诉人员进行业务讲解、指导。在巡讲的20多天里,李安君一行穿越了4000公里的高原山路,
李安君在信阳市检察院公诉岗位工作17年间,共办理各类案件600余起,还代表省检察院办理死刑二审案,一干就是3年。2014年,中央第八巡视组交办的杜某等人合同诈骗案,因案件管辖、冻结款项等一办就是10年,办结后形成的内卷材料整整5册1000页。
相隔千万里,作风尽相同。
藏区牧民央某将自家牦牛放生于当地周边戈壁滩,平时家人每月去看一下,路过也会去看看。有一天,央某家人再去看望放生的牦牛时,发现自家放生的牦牛在戈壁滩某处被杀,牦牛头、内脏、蹄子等被丢弃在现场,牦牛躯干被盗走。
央某家人随即报案,后经公安机关对全县买卖牛肉人员摸排,发现临乡牧民珠某、达某两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抓获后其二人对杀牦牛行为供认不讳。
但在该案办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牦牛已被央某放生多年,属于无主物,该案不涉嫌盗窃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该牦牛已被央某放生多年,但其家人经常会去照看,并未完全放弃该牦牛,属于其家财产,现被珠某、达某盗杀,该二人行为已涉嫌盗窃犯罪。
本案争论的焦点,是该放生后的牦牛是否满足盗窃罪中盗窃对象“公私财物”?李安君同当地检察官经过研讨,形成共识,认为“无主物”是被所有人抛弃的财物,“放生”并不等同于“抛弃”,珠某、达某的行为都应以涉嫌盗窃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及彼。针对当地盗猎捕杀野生动物类案件突出的特点,李安君介绍信阳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经验,将信阳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传播到阿里,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阿里分院45岁的检察长扎西感慨地说,从李安君他们办案中更加懂得:“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以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又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七根钉精神
李安君的左肩上有十多处手术后留下的针线红色印记,在红色印记里面锁骨处是1块钢板、7根钢钉……手术是在信阳做的,但创伤却是在阿里发生的。
“谁知道他受伤了呢!援藏回来,院领导带着我去高铁站接他。一下车就直奔医院去,我才知道他骨折了。”李安君的妻子刘志兰给记者讲述时潸然泪下。主治医生说,若不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不用这1块钢板、7根钢钉。
2018年9月29日,李安君在日土县检察院讲完课时,不慎从楼梯摔倒,左锁骨骨折,可阿里医院又不具备手术条件。为满足阿里检察官们的渴求,李安君忍着剧烈疼痛继续巡讲两周,圆满完成计划。
阿里分院副检察长多本杰与李安君相处半年,亲如兄弟。他说,李安君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老西藏精神”“阿里”精神和孔繁森精神,而且展示了信阳老区的优良作风。
2018年7月,李安君等人刚到藏区就接到一项任务。噶尔县检察院办理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4人涉嫌组织卖淫一案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存在疑问,阿里分院安排侦监人员协助李安君等人对该案的侦查卷宗及审查逮捕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李安君等3名援藏干部经过5天紧张有序的工作,对公安机关移交的该案10本卷宗,分别做了详细的阅卷笔录。李安君结合多年办案经验,与同事共同讨论、研究、汇总,有时为了一个细节,需要与当地检察官反复沟通,最终就该案存在的缺少部分嫌疑人户籍、前科证明等需要继续补充的事项、多份辨认笔录存在瑕疵及证人同时作为见证人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12条建议。
与此同时,李安君等援藏干部同阿里分院侦监处长一起及时赶赴噶尔县检察院召开座谈会。李安君就该案及法律文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解说,同时建议公诉前做好提前介入等相关工作,强化证据意识,严格证据标准,确保案件质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案是该地区第一起“涉恶”案件,最终成为阿里地区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
李安君的窗台上,一盆怒放的格桑花,那是临行前阿里分院的同行们亲手种下。格桑花,这种象征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不仅在阿里,也在李安君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