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高 博
白洋淀,曾是英雄雁翎队伏击日寇的主战场,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如今,这里是雄安新区生态建设重要战场,书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传奇。
红色精神依然闪闪发光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是天然的游击战场。抗战时期,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淀区人,拿起猎枪、渔叉、大抬杆土炮,组成了雁翎队。
打鬼子、端炮楼、除汉奸……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与敌军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
雁翎队打鬼子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70多年后,“雁翎队”精神,依然闪闪发光。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白洋淀旅游热愈发升温。2018年,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270.9万人次。
不仅红色文化在传承,还有活跃的创造。当地人说,大家现在都为新区建设而奋斗。
让“华北明珠”重绽风采
今年年初,一个令人喜悦的消息传来:2018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双下降”,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
白洋淀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受气候干旱、上游断流等因素影响,白洋淀干淀现象频发。粗放式发展更使白洋淀陷入了污染的恶性循环。
蓝绿是雄安的底色。根据规划,雄安未来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新区设立后,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强化133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
2018年,新区清理白洋淀围堤围埝及沟壕水产养殖741处,养殖面积9.1万亩;排查、整治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了,每家每户的污水全部收集,淀区的一些村庄,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吸引了大量游客。
守住文化根脉留住记忆乡愁
白洋淀文化资源丰富,作家孙犁笔下的荷花淀、芦苇荡令人神往。在这里,有圈头烈士祠、赵北口戏楼等历史文物古迹,也有安新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雄安新区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就主动对历史文物、历史风貌、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
新区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村庄一线调查走访,并将非物质类乡愁遗产的类型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十几个类别,目的是引导群众树立文化自信,为新区规划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规划组组长夏雨介绍说,新区规划建设局对“乡愁点”开展校核、补充、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一批承载着雄安新区人民记忆,凝聚着新区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根,形成了总数为2367项“乡愁点”的数字坐标总图。
(据新华社石家庄4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