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璐
人间四月,遍地芬芳,莺歌燕舞,姹紫嫣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位于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的王霁初文化广场,显得格外肃穆。广场中央矗立着王霁初烈士纪念碑,碑上“八月桂花遍地开”七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似乎还在向人们叙说那一段红色记忆……
追本溯源,红色印记烙印在商城大地
穿越历史的隧道,我们重新回到90年前。1929年5月6日夜,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晚,饱受反动统治和封建势力压迫的商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率先举起义旗。当天夜晚,商城南部有十余处农民和民团在党的领导下,纷纷举行暴动。“商城起义”一举成功,建立了河南的第一支工农武装——红11军32师。1929年12月25日,红32师解放商城县城,并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在县城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府。
起义的胜利带给大家无限的喜悦和期望,河南省商城县苏维埃政府计划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很多文艺宣传工作开始活跃起来,大家都想用文艺活动庆祝起义的胜利。曾担任红军宣传员、开国少将的徐光友回忆说,当时没有电影,也没有能说会唱的洋喇叭,如果没有一些烘托气氛的歌曲,庆祝大会就冷冷清清,一点也不热烈了。
于是,经过大家一致商量决定,找到当地的文艺能人王霁初,请他来帮忙编写一支好唱、好记、好听的歌曲,歌唱革命成果,庆祝并纪念苏维埃的诞生。
王霁初是商城县有名的艺痴,一直热衷于收集民歌小调,早在商城起义胜利后,他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连夜编出歌颂革命斗争的歌曲《打商城》。文艺宣传工作的同志找到他,动员他从事革命文艺宣传工作。王霁初一听说是找他帮忙搞文艺宣传,编写歌曲歌唱苏维埃的,革命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二话不说,就先唱了《淮调》《砍柴调》和《手扶栏杆》,但大家都不太满意。随后,他又唱了一首《八段锦》,欢快的旋律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一致认可。
因为这首歌的第一句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所以歌名也就成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鄂豫皖地区第一支新编的革命民歌就这样诞生了。
星火燎原,红色火种从商城燃遍全国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八月桂花遍地开》第一次在庆祝大会上演唱,这首歌曲曲调欢快、朗朗上口,歌词又富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号召力。这首歌曲迅速在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随后又经王霁初创办的“红日剧团”传唱到全国各地。
说到《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就不得不提起“红日剧团”。“红日剧团”在1930年年初成功筹建,是鄂豫皖苏区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剧团。在商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当时的领导都认识到,开辟巩固根据地不能没有一个宣传队伍,况且商城是一个歌舞之乡,人们爱听歌、爱唱歌,为配合党的工作,建立一支宣传队伍迫在眉睫。他们研究决定成立“红日剧团”,王霁初任团长。1991年,原“红日剧团”女演员吴赤慎老人回忆说,“红日剧团”以排练歌舞节目为主,节目大都短小精练,简便、易演,当时上演的节目中《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必不可少的。
最先演唱这支歌曲的,也是一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歌手廖赤见。廖赤见,原名廖肇见,1930年春加入“红日剧团”。时任团长的王霁初为了突出剧团特色,将剧团女演员的名字中间那个字改为“赤”,象征着一颗赤心干革命,永远做个赤色宣传员。《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由廖赤见一人独唱发展为领唱,最后形成边歌边舞的表演节目。1932年,廖赤见随军西征,经历了红军夺取通江、攻克南江、占据巴中,见证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庆祝大会上,她领头演出,开场节目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热烈又欢快的歌曲一下子激发了川陕人民的爱国心,轰动了偏僻的大巴山区。自此,凡是庆祝成立县、区、乡苏维埃政权,都少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个开场节目。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也犹如革命的火种,在红军部队的东奔西征及革命战士的口口相传下,以星火燎原之势从商城大地,传遍了鄂豫皖、中央苏区、川陕地区等,响彻了全国。
一路凯歌,红色基因在歌声中薪火相传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90年后的今天,商城县二中七年级的400余名师生,一路高歌着《八月桂花遍地开》来到大别山西河红色研学基地,开启了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之旅。
“出生在这里的开国将军陈明义,当‘商城起义’的烽火席卷家乡后,他13岁就参加革命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县儿童团大队长,后随红军长征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参加西路军远征血战祁连山,华北抗战,挺进湘赣,转战大西南,后率军解放西藏,指挥修公路建机场,在雪域高原架起通向光明的‘幸福金桥’,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金桥司令’,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走着红军路、穿着红军服、唱着红军歌、听着革命史,革命烈士留下血的印记让这群尚且年幼的孩子既震撼又悲痛,使浸润着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基因融入他们血脉、镌刻在他们心间。而《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正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一直激发着无数人火热的爱国心。
年仅13岁的商城籍开国将军陈明义也是其中一员,他就是在《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的启发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在他的回忆传记《高路入云端》中写道:“1929年过年以前,腊梅树下,传来令人惊喜的消息,红军打开商城了。1930年春天,土门子热闹非凡,金刚台上,映山红火红欲燃,金刚台下,爆竹声声,锣鼓喧天。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城里来的干部教乡亲们唱了一首歌,歌名叫《八月桂花遍地开》。那歌词又美、又好记,唱出了翻身农民心中的喜悦,唱出了翻身农民对共产党、苏维埃的拥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歌一直会唱。”像陈明义这样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如当时商城南部双河乡的洪学智、皮定均等都是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参加红军、参加革命的。
漫长的革命路上,《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激励着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展望着苏维埃政府建立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这首歌曲永远铭刻在大别山的红色记忆中,大别山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商城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岁月里,商城县这片热土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留下了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以洪学智、李耀、张祖谅等为代表的功勋卓著的商城籍开国将军52名,先后有10余万商城英雄儿女踊跃投身革命,其中8万多人为国捐躯。
丰碑永存,让革命精神在商城热土生生不息
时至今日,《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俨然化作了一座鲜红历史铸造的精神丰碑,成为商城县的代名词,不论大小节日总要演唱一番,无论大人、小孩,人人都会歌唱。在人人会唱、人人爱唱、人人传唱的过程中,大别山精神书写的那些开国将军的风采,那些战斗英雄的壮歌,那些可歌可泣的史诗,穿透时间轨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商城人,使大别山革命精神在商城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商城起义”胜利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时代赋予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新的表现形式。
“有一首歌从这里唱起,歌声里八月桂花遍地开,花香中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呀,红遍了村寨红遍了心海……”
日前,在商城县影剧院举行的“纪念商城起义90周年”全县书法大赛颁奖晚会现场,商城县文化馆的演员正在为观众演唱《桂花飘香的地方》。这首歌正是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在保留原有经典部分的同时,与时俱进增添时代主旋律,在“新”与“旧”的碰撞下激起更大火花。近年来,《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表现形式有河南省影视制作集团出品的同名电影,有信阳市原创编排的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还有商城县原创制作的歌伴舞《桂花飘香的地方》《桂花飘香清风来》等等,每一次新形式的表演都是对《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的致敬和守望。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的诞生地商城县更是以此为骄傲,不管是“《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商城欢迎您”的彩铃,还是商城县烈士陵园内王霁初烈士纪念碑等,都寄托了商城人民在幸福新商城建设中借助《八月桂花遍地开》获得新的更辉煌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