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制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易定刚的出彩人生


□刘宏冰 孙素心

“‘官司有理打不赢,检察院里可以找民行’。从易科长帮我要回被拖欠的工资那天起,我就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潢川县白店乡桂城村南营居民组59岁的农民工李荣义,只要在人前说起自己的申冤经历,就忍不住老泪纵横。

李荣义嘴里的易科长叫易定刚,是潢川县检察院民行科科长。从中南政法大学毕业分配回到潢川,参加工作28年的他,在民行科一干就是21年。

群众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熟悉检察业务的人都知道,相对于反贪、反渎、批捕、起诉等检察业务科室,民行科一直是检察院不太知名的“小兄弟”。

易定刚却说,民行检察担负着护佑民生的神圣使命,一头连着检察人“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为民情怀,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检察官,我们应该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易定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事民行工作21年中,他办理民行监督案件300多件,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李荣义在见到易定刚之前,为了讨要被拖欠的劳动报酬,在遭遇两次败诉后,坚持从县里到市里,从市里到省里,甚至不远千里到北京上访,成了远近知名的上访户。

2016年10月,李荣义再次来到潢川县信访大厅时,遇到接访的该县检察院检察长陈晓东。接过这位老实巴交、又黑又瘦的农民递过来的上访材料,听着他嘴里喃喃不停地自语,“俺只是讨要辛辛苦苦干活挣来的血汗钱,怎么就要不回来?咋就没人管呢?”凭着直觉,陈晓东觉得这件事不简单,他当即表态依法受理,批示民行科介入调查。

易定刚接手案件后发现,现有证据对李荣义非常不利,对能否为他要回劳务报酬没有丝毫把握。然而他一想起自己走访时看到的那一幕幕凄凉情景:李荣义夫妇一脸悲怆、两眼热泪,因为遭受冤屈而无心务工,多年上访花光家中积蓄,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却变得处处满屋苍凉。

易定刚的心被生生刺痛了!他暗想,作为民行检察官,不去查个究竟,还有谁来为农民兄弟讨回公道?决不能让农民兄弟流血流汗又流泪。

因为案件涉及三方当事人和多名证人,他们居住分散,工作流动性大,关键证人多年在外打工未归,欠薪方又百般托词不配合调查。一连几个月,易定刚和同事们都奔波在调查取证的路上,锲而不舍地用他们的真诚和执着,打动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就连欠薪方最后也不得不说:“我算是服了你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夜猫子晚,要债的也没你们办案这么勤快。”

天道酬勤,经过艰苦调查核实,易定刚最终找到了对李荣义有利的关键证据,遂依法向潢川县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潢川县法院最终再审改判李荣义胜诉。

2018年4月,拿到被拖欠了四年多的工钱后,李荣义眼含热泪,一路小跑着找到一家打印店,做好一面写着“检察院伸张正义,农民工讨回报酬”的锦旗,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潢川县检察院。他紧紧拉着检察长陈晓东和易定刚的手,老泪纵横,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易定刚说,正是这无数次的感动,让他在21年的民行工作中,一直奋勇前行,永不言弃。

亲戚朋友口中的“冷面人”

2017年秋,潢川县检察院接到多起群众举报,县内多家医疗机构均存在违规直接排放医疗废水的行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侵害公共利益,群众反响强烈。

易定刚和同事们经过广泛调查取证,确认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便于当年12月12日向潢川县卫计委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期对上述24家医疗机构违法排放医疗废物、废水行为进行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县卫计委没有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回复。易定刚等人再次核查发现,医疗废水污染环境继续发生,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2018年9月,潢川县检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把潢川县卫计委告上了法庭,这成为全省首例医疗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亲戚、朋友、同学均出于好心劝易定刚,别一根筋和自己过不去,“都在一个县城住,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咋见面啊!”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易定刚一边咬定青山不放松,“危害公共利益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一边按照上级办理公益诉讼“多赢双赢共赢”的监督理念,积极主动汇报,多方协调沟通,反复耐心解释,逐渐获得了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2018年10月19日,潢川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诉讼请求,该县卫计委当庭接受判决表示不上诉,24个违法医疗机构也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建成了符合环保标准的医疗废水处理设施。

后来,市检察院还以此为契机,在全市掀起了“医疗废水废物处理专项检察监督”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医疗废水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难题,收到了“起诉一案、警示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易定刚也因此获得了“冷面人”的外号。

然而有的同事们却说,“冷面人”易定刚有着火一样的激情。

为了固定医疗废水直排证据,炎炎夏日,易定刚带着干警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去取证。掀窨井、取废水、搞检测,易定刚从不缺席。

“大热天的,医疗机构的废水沟老远都散发着恶臭,盖子一掀起,苍蝇蚊子直打脸,就连请来搞检测的第三方环保机构人员都捂着鼻子躲开了,易科长却全然不顾,毫不犹豫地伏下身去,跪在地上,把头探进深深的废水沟中,舀水取证。”与易定刚共事多年的该院民行科副科长范永俊话语里满是敬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他点赞。”

易定刚却说,他根本没觉得臭,也没注意到蚊蝇,“那时只想着赶紧固定证据,早日杜绝环境污染。”

同事同行眼中的“老黄牛”

“定刚是信阳检察系统有名的‘老黄牛’!”说这话的是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明义。

3月13日,信阳市检察长工作会议召开,易定刚作为全市检察机关推选的5名先进典型集体、个人之一佝偻着腰走上报告台,讲述自己坚守民行21年的艰辛过往。15分钟的讲述中,数次被参加会议的检察官们热烈的掌声打断。

“在民行一干就是21年,不求名,不图利,不为升迁,全市检察机关绝无仅有!全省检察机关也不多见!”市检察院检察长郭国谦也为他专注民行点赞。

有人说他“痴”!潢川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委员熊永才是和他一起工作20多年的老伙计。“无数次升迁调岗机会,定刚都忙在工作上,从不争从不跑,就连上级领导主动关心他,他也总是淡然一笑,‘干民行,帮群众,我愿意’。”

2018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掀起乡镇垃圾填埋场大清查,他带队到了来龙乡,天刚下过雨,车子进不去,他脱了鞋子上了路,深一脚浅一脚地硬是把情况摸了个透。接下来的10多天,将全县乡镇垃圾填埋场跑了个遍,最终促使所有乡镇废止露天垃圾填埋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妻子说他“傻”!因为经常潜心钻研法律法规,埋头研究案卷资料,易定刚患有严重的颈椎退行病变和腰椎间盘突出,回到家还经常强忍着疼痛熬到半夜。实在受不了了就让妻子帮着揉揉,无论妻子怎么劝,他依然故我。

2016年夏,为了赶早下乡,他天不亮就往院里赶。那时腰正痛得厉害,医生说倒着走能够缓解症状。他一边倒着走一边想着案件,一不小心被路边一块砖头绊个仰八叉,后背和右肩摔得血肉模糊,到诊所简单上点药,没事人似的和同事们去下乡。晚上回来妻子心痛得偷偷抹眼泪。

同事说他“狂”!民行科检察员汪成继说,易科长身体一直不太好,我们下乡办案,常到他家门口附近的诊所去接他,每次见我们的车过来,不管输没输完液,他拔了针就和我们一起走。易科长胃不好,经常加班错过饭点。去年我们一起去山东临清学习,他一直拉肚子,顿顿都是白米饭泡开水,硬是扛了三四天。

该县检察院环资科科长尹思泉去年与他一起到信阳汇报工作,回来的路上进高速服务区上厕所,他一路不停地和尹思泉讨论案情,差点儿跟进了女厕所,旁边人大声提醒,他才醒悟过来止了步。

“去年和他一起办医疗废水污染案,他经常大半夜打电话来和我讨论案情,我老公都吃醋了。”尹思泉说着说着呵呵直乐,“易科长眼里,只有工作!”

易定刚却说,凡事都怕较个真。民行检察官是维护公共利益的代表,又怎么敢不认真?如果允许,我愿为民行检察再干21年。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信阳检察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检察人物,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着全市检察干警砥砺奋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经市检察院党组统筹部署,选取5个不同检察岗位上的先进检察人物和集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自本期开始,市检察院在本报统一开设“检察榜样”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开展全方位宣传,形成声势,外树形象,内塑精神,凝聚起全市检察机关勠力发展的磅礴力量,围绕重质效、育典型、出特色、立公信,不断谱写信阳检察事业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