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淮滨县“线上+线下”监督向基层延伸


本报讯(鲁惠梅 李鹏飞)为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淮滨县纪委监委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监督模式,深入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

“可方便了,点开就能看村里干了啥事,花了多少钱,有问题还能给县里反映……”对于60多岁的李大爷而言,不用总往村头的大队部跑,就能知道村里干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低保给了谁,反映问题还有人解决。

2018年以来,围绕“公开透明、便民利民、廉政勤政”的基本要求,淮滨县纪委监委将“互联网+”引入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积极打造“阳光村务”。

围绕基层群众利益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出9大类、31项村级事务清单,以流程图的形式加以固定,确保群众知晓流程化管理的内容和各项事项的办理程序,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决策和监督的能力。

同时,建立“阳光村务”微信平台,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督促乡镇(办)党委及时上传更新村务信息,做到应上传尽上传,按照月、季度、年度把每一项权力的依据、运行过程和结果公布于众,实现让信息多转圈、群众少跑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目前,淮滨县“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已覆盖全县19个乡镇(街道)295个村(社区),已经上传公开各类村务信息10971条,收到群众投诉、留言2911条,受理群众各类投诉、诉求事件1285件,已办结1254件,办理中31件,有效投诉回复率100%,确保了群众留言投诉件件有回应。

淮滨县芦集乡宋湾村支部委员宋同杰没想到,自己为孙子操办剃毛头宴这样的小事,会被乡纪委和监察办给盯上,还给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8年12月,为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拓展延伸,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监察全覆盖,淮滨县纪委监委围绕“谁来监督监察”“监督监察什么”“怎样监督监察”积极探索、实践,向全县19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制定了《淮滨县监察委员会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的实施办法(试行)》和《淮滨县监察委员会派出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履职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工作制度、责任追究等职能定位,依法开展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权限。

查处宋同杰违纪问题,是淮滨县纪委监委织密监察监督网,实现监察职能全覆盖,将监督向基层延伸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为进一步规范村务管理,及时发现村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淮滨县纪委监委在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由村党支部推荐、乡镇纪委审核、县纪委监委同意后,配备了一批“敢于挑刺”的监督信息员。重点围绕村务公开、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扶贫救灾款物发放、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内容,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及时向乡镇(街道)监察办报告。

“现在村里不仅有村务监督委员会,还有监督信息员,这么多双眼睛在盯着,时刻提醒着我们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